多年以来,尽管我们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但是,成绩依然是父母衡量孩子的重要标准。可以说,在很多父母的意识中,学习成绩都是孩子改变命运、走向成功的唯一途径。
“分、分、分,孩子的命根。”为了孩子能够考出好的成绩,父母可谓是呕心沥血。他们不仅可以牺牲自己的事业、生活,甚至还会牺牲孩子的梦想和追求。比如,父母可以为了孩子的学习成绩放弃工作、放弃应酬,甚至省吃俭用给孩子报辅导班、培训班。
学习成绩是反映孩子知识汲取程度的有效标尺,但是,总是以学习成绩来看待孩子就失去家庭教育的真谛了。所以,家长不应该总是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妨把目光暂时从孩子的成绩上移开,更多关注孩子本身,也许孩子的学习动力会被更好地激发出来。
我有一次去同事家做客,那天正好是他家小孩领成绩单的日子。进门的时候,小孩很礼貌地跟我问好后,拿着成绩单很沮丧地跟他爸爸说:“爸爸,我这次考试成绩一点都不理想。”他爸爸没有训斥他,而是摸摸他的头,安慰他说:知道你很努力,这次没考好不代表你以后也一定考不好,吸取经验,再接再厉。”听完爸爸的话,小孩很开心地回了房间。
我觉得同事的教育方式很好,值得学习。同事说以前小孩拿成绩单回来的时候,他也会因为孩子成绩考得不好而生气训斥小孩,但是慢慢地他发现这样并不会对小孩有任何帮助,甚至会导致小孩每次考试的时候都会徒增压力,考完之后更不愿意与家长分享考试体会,因为他害怕。所以,他试着去改变,把以前对成绩的关心转移到小孩身上,他发现小孩每次考完试都会自己反思自己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决心下次一定改正。而且每次考试结束后,都会给自己下一次的成绩定下一个小目标。因此学习动力比之前大了许多,学习成绩自然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没事的,爸爸
案例中的爸爸并没有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的成绩上,更多的是关心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结果,孩子主动提出自己的目标,最终也实现了目标。
成绩不能够代表孩子的一切,父母应该以正常的心态看待孩子的成绩。那么,父母如何做才算是以正常的心态看待孩子的成绩呢?
1. 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
美国教育家斯宾塞曾经说过:“身为父母,千万不能太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而应该注重孩子思维能力、学习方法的培养,尽量留住孩子最宝贵的兴趣与好奇心。绝对不能用考试分数去判断一个孩子的优劣,更不能让孩子有以此为荣辱的意识。”孩子的学习成绩只能代表现在,不能代表未来。在孩子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中,孩子将经历艰苦的学习、无数次的考试,并不是每个阶段的学习成果都会很理想,也不是每次的考试成绩都能非常出色。但只要孩子始终保持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他就拥有决胜未来的能力。成绩不好的孩子并不代表他没有未来,只能说明他在当下的学习能力上还有所欠缺。父母最应该关注的不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更不是一次考试的分数,而是孩子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
我有一个学生,听他的父母说,刚进高中的时候成绩不是很好,父母甚至都没有对他考上大学这件事抱有任何希望,认为只要他安安心心地把高中读完就好了。
这个学生的文化课成绩确实不理想,想考上大学必须付出很大的努力。然而,无论他怎么努力,他的文化课成绩始终没有大的起色,这让爸妈和老师都感到十分头疼。但是文化课成绩不好,并不代表他其他所有的事情都做不好。业余时间他很喜欢画画,而且国画画得特别好。他之前跟爸妈提过要参加艺考,但是他爸妈不赞同他的想法,觉得他文化课成绩不好,学画画也好不到哪里去。但是,这并没有让他放弃画画这个念头,平时有时间还是会坚持练习。
偶然一次,他爸爸看到他在书房细心画画的场景,走近一看,呈现在眼前的一幅山水画让他感到震惊。他发现儿子虽然文化课成绩没有那么突出,但是在绘画方面有独特的天赋。于是,他同意儿子参加艺考,改变了以前只关心孩子文化成绩的想法。因为家长思想的转变,孩子变得更加有信心,后来他不仅画画得更好,文化课成绩也突飞猛进,如愿考入了理想的大学,给了父母一个很大的惊喜。
所以,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优势,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河北廊坊大成中学有一位很独特的薛老师,他在学校工作的几十年时间里,把几百名文化课并不好的学生培养成才。他知道这些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不是很突出,所以他加强了学生在专业课上的学习。当然他并没有让学生放弃专业课,而是找到学生的独特之处,帮助学生把这些特长都发挥得淋漓尽致。而文化课成绩也不落下,两者之间可以形成互补。他的这种教学方式,让很多文化课不好但是在某一方面有特质的学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比如2016年的付娆同学,顺利地取得了清华大学优秀运动员特招名额。
如果你的孩子也遇到了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的情况,尽力鼓励他,多多支持他,就算文化课实在学不好,发现其他方面的特长也很重要。当然,作为父母,适当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是关心孩子的表现。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完全不闻不问的父母也不是好父母,会让孩子感觉父母根本不关心自己。但是,父母要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父母在看待孩子的考试分数时,既要看到分数的高低,又要看这次的考试分数和孩子之前的分数比是否有进步。如果比之前的成绩进步了,即使孩子考试成绩并不理想,父母也应该及时地鼓励孩子。反之,父母则应该帮助孩子分析退步的原因,制订下一步的学习计划。这样,孩子才会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心态和学习习惯,保持身心的健康发展。
2.承认孩子存在差异,放下“别人家的孩子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在刚接触学习的时候在好奇心的驱动下都是好学的,但并不是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都很好,所以孩子的成绩会慢慢出现差距。尤其到了一定的学习阶段,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环境的差异会使有些孩子即使非常努力也不能考出好成绩。所以,当孩子得到并不理想的学习成绩时,父母应该认真分析一下孩子的情况,找出根本原因,而不是直接批评,指责孩子不努力、不用功,甚至一直强调“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就能考得那么好”。
必须承认,人天生是有差异的。有的孩子擅长数学,有的孩子擅长舞蹈,有的孩子擅长运动······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也有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就我们自身来说,我们也会发现有些工作自己做起来得心应手,有些工作却总是摸不着头脑。承认孩子存在差异,就要以尊重、理解、平等的态度和孩子一起去分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发掘孩子的天赋,找到最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