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要做到哪几点,读书要注意哪几点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3-04-20 13:08:56

读书要做到哪几点,读书要注意哪几点(1)

读书不在多,而在精。

我现在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没有一个很明确的主题方向,越是焦虑烦躁的时候就越爱乱翻书,不知不觉可能就烦了十多本书。

结果呢,越看越焦虑。

这种原因,其实还是源自本领恐慌。如果自己能在某一方面有专长,有价值,有闪光点,有独特的竞争力,肯定不会如此焦虑。

培养自己核心价值点的合理途径就是读书写作。

这或许是作为无学历、无背景、无资源的三无普通人员的唯一救赎通道。

那应该如何读书呢?

结合目前自己大脑中的一些零碎的碎片信息简要谈一下。

第一,要确定一个基本观念,就是读书不要贪多。

读书是为了改变,改变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如果你读了很多书,但是没有一项内容让自己真正的有所改变,那读了这么多书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第二,不要焦虑。

越是读书贪多的人,越容易焦虑。这是因为你读的很多,表面上对很多认知和观点的看法也就变得多,虽然知道了怎么去改变,但是却没能实现,导致自己出现焦虑情绪。

另外,读书的过程,如果只是一味的输入,不去思考加工再输出,那么输入的观点中很多其实都是相悖的。这种相悖的观点,肯定更加加剧了焦虑感。

第三、明确意图。

还是那句话,读书是为了改变自己,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如果你读书的过程,不带着问题,从头到尾的读书,是非常不好的一种方式。一本书中可能介绍了非常多的知识和观点,但是要注意,这些观点并不是你都需要去掌握的。

你只需要掌握你所需要的部分,或者说能解决你当下问题的部分。哪怕只能解决一个问题,那就够了。不需要逐字逐句的去读,尤其是一些畅销书。不过对于经典书,还是需要认认真真的看的。

第四、提出问题。

阅读一本书的过程是跟大家、专家、学者、前辈交流学习的过程,是作者跟你分享知识观点的过程。这时候你必须有自己的问题和思考,不能完全被作者带着走,要有自己基本的判断。

比如,拿到一本书,随便翻一翻,看看目录序言等等。然后可以拿出一张纸或者打开电脑空白文档,写下你读这本书之前的一些思考。想一下,这本书大概是讲的什么内容,对自己有什么帮助,能解决自己什么问题。

尽可能搜索自己大脑中相关的认知、信息、判断和经验去自问自答一遍。这时候就对这本书的大概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在实际读书的过程中,也不要逐字逐句的读,这个世界上上书籍是读不完的,功利性的读书,只读对自己有用、有触动的部分,才是最好的策略。

第五、读书的过程,对于触动自己的部分写知识卡片。

知识卡片是卢曼发明的一种非常适合于积累知识和写作的方式。它的核心就是不用过分担心你读一本书的过程,大量知识对大脑的冲击。你只需要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可以解决自己问他的观点句子,摘录出来,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一遍,再关联自己提炼行动即可。

古典老师的ss卡片写作法,拆书帮赵周老师的便签学习法,成甲老师提到的方法,彭小六的洋葱阅读法等等,都提到了类似的方式。

所谓大道至简,英雄所见略同。大佬们对于学习读书写作的认知都是出奇的一致,说明这个方法是有效的,有价值的。

第六、读完书写一个触动感悟。

这个方法,是我周岭身上学来的。这两天大概整理了一遍他的公众号文章,见证了一个普通人逆袭的全过程。从一开始写作的懵懵懂懂,到后来的信手拈来,再到现在的影响别人,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触动。

唯有触动了你自己,也就是说你读的这个内容让你产生了情绪上的体验,你才能更好的把他用起来、写出来。

通过写触动感悟,思考这个知识或者观点对自己的影响,勾连自己的回忆和体验,让你的大脑以接近真实的状态去体验这个知识,这个过程其实是非常美妙的。只有这样的知识你才记得牢固。

第七、读完书,用起来。

对于触动自己的内容,是你自己当下最需要的知识内容。如果你学完写完,能把学到的知识切实的用起来,才算是完成了自我的一次蜕变。学习的本质不就是为了改变自己吗,你学习完了,用起来,然后让自己的不管是行动也好,还是方法技巧也好,还是具体的工具也好,总之,效率提升了,认知开阔了,豁然开朗了,就是一种改变。

想想我自己,一开始写作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写什么,好多内容都是应付来应付去,单纯的凑字数。自从坚持写作后,现在可以凭借大脑中一些零散碎片快速码字,可以做到半小时内以内源源不断的输出,这对我来说,是个非常大的提高。

最后总结一下。

读书是为了改变,我对周岭先生的这句话深信不疑。看了他的文章书籍,知道了他的很多观点和做法都是受到一些顶级信息来源的影响,比如李笑来,比如得到app,比如师北宸老师等。对于我来说,周先生是我的领路人,我第一次开始尝试写作,也是受到他书中关于认知改变观点的影响。

写作是一个人最有价值的底层能力,这个能力谁也偷不走。但是如果一味的输出而不去输入,你肚子里的货,你大脑中的认知点早晚会被掏空,最终陷入一种写作瓶颈——无话可说、无话可写。

这时候,有价值的读书思考,或许是相对最有价值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之一了。读书的过程,是感悟作者观点的过程,一本书的体系逻辑相对完整,作者的观点看法相对成熟,从中学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然后用心关联自己的体验,找到触动自己的点,去深入挖掘,总会给自己带来改变。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