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教育笔谈】
作者:万姗姗(上海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更高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为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期,引导青少年学习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品格,意义重大。
融合课内外育人资源,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性
**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抓早抓小、久久为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有利于夯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为青少年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就要抓住课堂,形成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辅相成、协同共进的局面。
一方面,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各学段课堂教学。结合不同年龄、不同学段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与认知规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层分类融入德育课程。将知识学习、情感体验与价值引导融为一体,形成相互衔接、螺旋上升的一体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引导青少年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涵养品德行为、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认知与情感认同。同时,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各类课程教学,挖掘语文、数学、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的文化育人元素,结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实施跨学科综合育人。借助传统文化中的人物、风俗、故事等,使青少年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了解我国的文学、绘画、建筑等蕴含的价值理念,实现多学科育人价值的联动统合,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另一方面,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实践活动。结合青少年的成长发展特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全程,推进社会资源开放共享,开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多维实践活动。借助春节元宵、端午清明、国家公祭日等传统节庆及重大纪念日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主题实践教育活动中融通教与育,使青少年在亲身参与、情境体验中了解传统文化、理解中国文化,培养和激发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与文化自豪感。借助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等教育平台,举行经典诵读、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赛事活动,鼓励学生自主研发、自主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微课程,吸引青少年主动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此外,要加强校内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等育人队伍的协同发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抓手,通过集体备课、宣传教育、文化研学等途径,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借助思政课教师培训计划、教学骨干能力提升计划、思政工作者专项培养计划等培养培训体系,增强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育德能力、专业课教师的育德意识、思政工作者的育德水平,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专业精的校内协同育人团队,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质量发展。
营造线上线下育人场域,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不断借助智慧教育、多媒体平台,依托大中小学段、家校社平台,营造全时空的文化教育环境。
一方面,以智慧教育赋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结合3D、AI、全息技术等教学手段,通过生动形象的音视频、图文动画等形式,让学生在多维环境、多重渠道中感知传统文化。将实体场景与虚拟空间相结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带给学生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同时,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资源,借助文化在线课程、网络文艺展演、数字馆藏展览等课程资源,依托教育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虚拟平台开设网络公益公开课,促进优质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引导青少年从不同侧面、多个角度看待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吸收。
另一方面,要凝聚校外导师力量,提升全员育人优势效能。要积极拓展校外育人空间,挖掘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文化遗迹等场馆的育人功能,邀请“五老”、文化名人、专家学者、优秀校友等社会育人力量开展宣讲教育活动,构建校馆融合、校研融合、校企融合的育人模式,不断满足青少年的求知需求。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春风化雨的教育效果,让青少年充分了解传统文化的演变历程、基本脉络与发展趋势,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坚定理想信念与文化认同。
此外,构建学段协同、校社联动的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学习共同体。要加强组织协调、部门联动,构建大中小学段融通互动、家校社协同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机制,坚持系统思维,拓展学校教育的深度、广度和效度,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的有机渗透,营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引导青少年在全环境育人场域中成长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
《光明日报》( 2023年03月21日1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