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学习方式变化的因素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3-05-02 17:47:57

在我国教育走向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在学校教育教学更加关注高品质建设中,在技术创新、疫情“常态”及个体不断彰显个性的发展背景下,深度调整教与学的关系,重点变革学习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一书强调,“学会如何学习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重要。”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无疑,变革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国际与国内教与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学习方式变革如火如荼,除了上述研究型学习、项目化学习、合作式学习之外,还有很多实践探索,包括自主性学习、反思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推理式学习、深度学习、体验式学习、表现性学习、游戏式学习、混合式学习、移动学习、共同体学习、具身学习、问题引领式学习等。

在这些学习方式中,既有重视学习主体自我的学习自觉,也有强调学习主体思维的品质提升;既有重视学习组织形式的变革,也有强调学习表现形式的创新;既有关注学习情境的变化,也有强调学习条件的构建。呈现出“百花齐放”之势,但也有令人“眼花缭乱”之嫌。故,在学习方式变革实践中,既需要关注学习方式的实质性变革,也需要规避为了方式而方式的“虚假性”变革,综合而言,需要重点把握以下五个关键要素:

一是要坚持学生本位。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习方式变革若是没有体现学生主体性、没有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话,也就失去了学习的本来意义。这就要求变革者要秉持“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要在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推进科学而有意义的变革,从而规避教师本位、“看不见学生”的学习方式变革。

二是要重视理论引领。

没有理论基础和品性的变革实践只能是简单的经验探索,难以真正达成变革的深度发展。比如,具身学习是基于具身认知理论而开展的学习方式变革;深度学习是基于计算机科学、脑科学理论而开展的学习方式变革;体验式学习是基于情境理论而实施的学习方式变革等。这就要求变革者要基于理论的认知与理解,创新性地变革学习方式,规避经验型、浅表化的学习方式变革。

三是要做好整体设计。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实现教与学的协同创新。教学相长,教与学是一个整体,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显然,仅有学习方式变革还不够,还需要教学方式变革的同步跟进,实现二者的“同频共振”。二是要实现学习方式变革的整体性建构。每种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实践样态都需要有整体性建构,需要从学习方式的理论基础、基本内涵、基本原则、主要环节等方面加以设计,便于变革者整体性认知与系统性推进。所以,整体设计有助于规避单向度、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变革。

四是要关注条件支撑。

学习方式变革需有学习条件的支撑,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对推进学习方式变革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在一定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条件支撑,就有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比如,有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设备、便携式音频播放器等,这些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教育过程的性质,使得学习不再局限于固定和预定的地点,学习因此变得更加非正式、个人化和无处不在。因此,良好的条件支撑可以规避空洞化、“坐而论道”的学习方式变革。

五是要凸显品质提升。

随着我国教育逐步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随着“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发展不断深入推进,对质量的追求及对品质的凸显越来越得到重视。因此,学习方式的变革不能过分地追求所谓知识学习的“高效率”,不能仅仅局限于为了获得更多数量的应试知识,而应以知识多维意义的实现作为依据,以学生获得真正的成长与发展作为目的。

《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强调,知识可以大致理解为包括信息、理解、技能、价值观和态度。这里无疑体现出更加全面的知识观及更加科学的知识内涵,也是学习方式变革应该追求和践行的。以凸显品质提升为目的有助于规避狭隘、功利化的学习方式变革。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