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的正常流程是:进料检验(IQC)→过程检验(IPQC)→最终检验(FQC)→出货检验(OQC),前两个内容在之前的章节里已经写到,看见本章的标题,大家自然都明白接下来这章要说的就是剩下的两个内容:最终检验和出货检验;
但看到这里,可能一直关注前面文章的朋友就会问:为什么以前的内容每一块儿都是分开的,这次却要将两个内容放在一章写呢?
不是我想偷懒(总看文字有些枯燥,这里开玩个笑^-^),最初的计划确实是分开写,但刚才在整理最终检验的章节内容时,键盘敲着敲着却发现内容和出货检验的内容相似度极高,当时就想到如果分开写,这章把最终检验写了,那下章的出货检验又写什么?
复制,粘贴?
显然对内容有些不负责,这个时候脑海中就浮现出合并章节的想法,为了验证这不是突发感想,于是我也停止继续敲字,又将以前的一些工作经历在脑海里回想一番,分析过后断定合并的想法是正确的,这才将双手放在键盘上,删除了一些内容,更换了标题,重新敲起字来……
首先来说说二者的定义:
最终检验(Final Quality Control,简称FQC):是指在某一加工或装配车间全部工序结束后的半成品或成品的检验;
出货检验(Outgoing Quality Control,简称OQC):是指产品在出货之前为保证出货产品满足客户品质要求所进行的检验;
其实从两者的定义中可以看出是有区别的,如果同样是成品,最终检验强调的只是成品的检验,而出货检验却是保证出货产品满足客户品质要求的检验,显然出货检验包含的内容范围更大;(但大家想一想,如果在制作最终检验规范的时候,将产品的客户要求列入检验范围,是否两者就能代表同样的意思了呢?)
而最终检验包含的半成品检验时,这部分内容与过程检验又有重叠部分,所以这部分内容也可以用过程检验代替;
经过这两段内容的分析,也许有人就会问,既然最终检验的内容可以拆分到过程检验和出货检验,那最终检验是不是可以取消?
其实有很多企业确实是没有最终检验,但是否可以取消,这个还是要根据产品类型、出货周期、客户规定等条件、要求决定的,如:A产品需要一个月后才出货(温度、湿度、环境等因素均可影响产品质量),如果只做产品加工结束后的最终检验,那么这一个月产品质量可能发生变化的情况则无法检测,会造成出货时的质量隐患,如果只做出货检验,无最终检验的数据对比,出现异常可能就无法查询异常原因;
曾遇见一些企业为了给客户展示他们的产品检验环节很完善(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将四个环节:进料检验(IQC)、过程检验(IPQC)、最终检验(FQC)、出货检验(OQC)全部设置,这样做没错,但这里我想说的是企业的最终检验环节如果出现与质量控制手段、方法的作用重叠或其他因素时(见下取消的几种情况),建议取消,因为取消一个检验环节就会为企业节省一部分费用,而对于现在制造业经济不景气时的很多中小型企业来说,这部分费用都有可能是其生存下去的机会;当然有些企业为了提升产品质量,不介意在此环节投入,但我觉得钱还是要花在刀刃上,建议这部分费用可以用来加大其他环节的质量管控投入(增加人、增大抽检比例、培训、福利等),效果可能会更好;对于“我有钱我任性”或“面子工程”的企业,可以完全忽略以上建议;
以下是取消最终检验的几种情况(供参考,不仅限以下情况):
1.产品生产后立即出货;
2.产品质量要求低(性能、精度、安全性和外观);
3.产品工艺简单;
4.产品存贮期间不会收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5.与其他控制手段、方法作用重叠;
6.客户同意省去;
(※ 检验四个环节只有最终检验可以取消!)
接下来就说说最终检验和出货检验的流程;
1.半成品最终检验:FQC依据产品对应的《半成品最终检验规范》要求,对产品进行相关检验,合格品贴上合格标签流入下工序或入库,不合格品贴上不合格品标签隔离,通知操作员返工、返修,操作员返工、返修结束后,FQC再次检验确认,返工合格品贴合格标签流入下工序或入库,多次返工、返修仍不合格的产品隔离、报废处理;
2.成品最终检验:FQC依据产品对应的《成品最终检验规范》要求,对产品进行相关检验,合格品贴上合格标签,并办理入库手续,不合格品贴上不合格品标签隔离,通知操作员返工,操作员返工结束后,FQC再次检验确认,返工、返修合格品贴合格标签办理入库,无法返工、返修的隔离、报废处理;
3.出货检验:OQC依据产品对应的《出货检验规范》要求,对产品进行相关检验,合格品贴上出货,不合格品贴上不合格品标签隔离,通知操作员返工、返修,操作员返工结束后,FQC再次检验确认(也可以是OQC检验确认直接出货),返工、返修合格品贴合格标签办理入库,无法返工、返修的隔离、报废处理;
最终检验和出货检验规范模板可参考进料检验规范(这章不附模板),检验的流程图如下(供参考):
半成品最终检验流程
成品最终检验流程
成品出货检验里程
(PS:谢谢大家的关注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