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在囚居汴梁的日子里,李煜失去的不仅是昔日的江山,还有人生自由,因此他只能以写诗填词来排解心中的忧苦愁闷。但是如果说一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使宋太祖赵光义起了*心而导致丧命外,那么这首《浪淘沙》则充分显示了李煜被囚禁生活的无奈与凄婉,事实上这首词是李煜一生里的倒数第二首词,写于《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同一日的稍早时刻。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阑珊”意为衰残、将尽。首句之意为帘外是潺潺不断的春雨,这凄苦的雨声告诉我春天将尽,那曾经的风花雪月也离我远远而去。开篇作者不仅写春意衰残,更写了已经远离自己的宫廷奢靡生活,同时为下句埋下伏笔。是啊,在这个凄苦哀婉的春雨声里,在这个与外界隔绝的空间中,我以往的一切,包括我的自由都已不再拥有。词人在这春雨潺潺声里发出感慨以后,紧跟着“阑珊”二字写出了自己的现状与无奈。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虽然春意将尽,但比起莺歌燕舞的江南,中原的春天依然春寒料峭,薄薄的棉被不能使我抵挡凌晨的清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这里采用的是倒叙手法,先写梦醒再写梦中,起居写凌晨的寒气将我从梦里冻醒,薄薄的罗衾不能使我安然入眠,我只能在醒来后听“帘外雨潺潺”,孤苦中回忆故国华美的宫殿。后写梦里情景,在梦里的自己不再是幽居汴梁的亡国囚徒。但词人亡国后居住在汴梁真的是“客”吗?当然不是,作为被监禁的囚徒,一个“客”字写出了词人的无奈与自嘲,失去了故国与自由而又无力反抗,只能在梦里假装自己仍然自由自在、忘却自己作为囚徒的生活。“一晌贪欢”中的“贪”字又写出了这种即使是梦中的快乐也是何其难得,如今只有在梦里才能把自己当成自由之身,短暂的享受身体的放纵,“贪”图这片刻的欢愉。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在上半阙里,词人写出了只能在梦醒时回想梦中的欢乐,片刻的安眠,也成立昔日君王无上的享受。
但梦终究是梦,醒来时总要面对现实。“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凭栏”按现代话将就是靠着阳台看,看什么呢?看风景?当然不是。“凭栏”在唐宋词中应用较多,其含义多为追忆、怀念、兼有感慨等等,那么在这里“凭栏”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看的意思,看故国的“无限江山”。但故国在江南金陵,而词人却囚居汴京,如何能看到万里之外的故国河山?看不见不要紧,故国在词人的心中,故国此时已不再是词人曾经生活的地方,而是自己心中的回忆与自由的渴望。下句“别时容易见时难”充分体现了词人此时的心情,是啊!离开容易,再想回去就难了。这里的“别”是指与曾经的“无限江山”之别;“见时难”是指再也不可能见到故土的悲哀之感。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写到此处,相信词人的心中已近乎窒息,而他对苦痛的承受已到极致。在这种心情下,他将凭栏的目光投向天地之外,试图从中寻找心灵慰藉。但是他看到的只是“落花流水春去也”的残春景象,这景象不仅是时节的写照,也是李煜自身的写照。因为无论是春光、还是故国,如今都与这落花流水一样一去不归。看到此景、想到此情的词人心中如同受到重锤一击,这一击彻底击碎了词人心中最后的幻想,击碎了他“梦里不知身是客”的自我麻醉,使他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处境已经与过去的生活如“天上人间”般的差别,不仅表达了失去江山与自由的双重失落,也显示了作者的绝望之情。
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是一首凄婉的哀歌、一曲绝望的离别;命亡汴梁、梦回关山,一个末代国主的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