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绅家的美人众多,见到刘禹锡如此喜欢这名女子,也没表现出什么不悦,而是慷慨相赠。刘禹锡也有官职在身,加上本身是一位才子,自然见过不少的美人,但是在李绅的家中,依然能遇到令他情不自禁的美女,可见李绅家美女如云,因为如此容貌出众之人,显然在李绅家也算不得什么,随便就被李绅给送人了,没有丝毫的不舍。
除此之外,李绅在野史的记载中,更是奢侈无度,史料对他发迹后的描述是“渐次豪奢”。
李绅喜欢吃鸡舌,吃一顿鸡舌要300多只鸡才能凑够一盘,导致后院的死鸡堆积如山,其奢靡程度可见一斑。而且,对于发迹之前的友人也并不友善,不仅不念及故人曾经的好处,而且还要苦苦相逼,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厉害。
比如,在李绅发迹之前,有一人名为李元将,李绅去他家做客的时候,总是亲热的叫他叔叔。但是李绅发迹之后可就不一样了,李元将去拜访他,自称弟弟李绅不开心,自称侄子,反过来叫他叔叔,还是不开心。李元将被逼无奈之下,自称孙子,李绅这才笑逐颜开起来。
李绅在发迹前后变化极大,无论是为人还是诗词,再也找不到当年做《悯农二首》时意气风发的样子,有时候读《悯农二首》的时候,不禁会联想,难道这样一首反应唐朝农民疾苦的诗句,真的是李绅所作吗?
其实,《悯农》这首诗的作者,还真的就存在过争议。一说《悯农》的作者并非李绅,而是同为唐朝诗人的聂夷中。
聂夷中是唐朝时期河南的一位诗人,这位诗人写诗的风格很独特,语言以朴实为主,而且辞浅意哀。最主要的是,聂夷中的诗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剥削,一种是对田家农户农户疾苦的同情。
值得注意的是,在聂夷中诗作当中,有一首叫《田家二首》,其中后半段让我们熟悉,这里引用一下,给大家赏析: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聂夷中的《田家二首》后半段,几乎与《悯农》没有区别,说聂夷中是《悯农》作者也不为过。而起,类似这种深得民间疾苦的诗作,聂夷中的作品当中还有很多,有的作品甚至连讽喻的手法都不用了,直接就明言为民请命,在那个封建社会国家里,做到这个地步的诗人,才是真正的悯农之人。
例如,聂夷中所作的《咏田家》,就是一首聂夷中对于民间疾苦最直接的陈述,感同身受,令人动容。同时,聂夷中对于当权者也直接明言,希望他们能够给农民多一些关照,因此诗形成了一个成语“剜肉补疮”,表现了聂夷中对农民疾苦感受的深刻,同时无形之中也对他以诗来为民请命的做法进行了肯定和纪念。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咏田家》
从二位作者为人来看,我更愿意相信这首《悯农》的作者是自始至终都具备“悯农”思想的聂夷中,而不是在升官发财之后,忘记了初心的李绅。
——End——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妥随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