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世纪60年代,在河南林县发生了一件在人类史上的奇迹。在那个闹饥荒的年代,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没有资源,靠全县近50万人愚公移山般的精神,用了近10年的时间,削平了近1300座山头,凿通了50里的隧道,建了100多座渡桥。修出世界第八大奇迹———“人工天河”红旗渠。
林县究竟有多缺水?林县位于太行山东侧,由于地貌复杂,导致水很容易散失。所以林县基是靠天吃饭,雨下多少,就用多少,每当没雨下的时候,旱灾的时候,林县人民的生活都非常惨,饿死的,出逃的年年皆有。根据县志记载,从明朝至今,五百多年发生旱灾100多次,出现人食人十多次。全县近50万人,近30万人用水要走十几公里的路才能取到水。
到了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使本来困难的林县几乎是走上了绝路,渴死饿死了不少人。
关于林县缺水的问题,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小故事:有一天,村民陈飞早早起来拿着水桶,到十多公里外的黄崖泉挑水,因为当年雨水少,黄崖泉就出来的水很少,附近村子的人都只能到这里取水,而且泉水不多,只能把水桶放在泉水口慢慢接,半个多小时才能接满一桶,所以就算陈飞早早启程,也要排长长的队伍。陈飞接完两大桶水之后就马上赶路回家,因为这两桶水是家里两天的用水了。在途中,因陈飞在路上走太快了,不小心被路上的石头绊倒,结果水全部翻到了,陈飞当然就非常伤心,然后他就赶忙趴在地上把还没流到远处的水全部喝了,因为是山里的泥路地上非常脏,路过的村民看到陈飞这个举动后,跟陈飞说:“这么脏你怎么下得去嘴啊?”陈飞回答道:“在这里,水比黄金还珍贵,你说我能浪费吗?”
从上面一则小故事可以看出,林县的水资源十分匮乏,生活在附近的村民就算是在平时没有旱灾的时候,也是十分缺水,常常要走十几里路才能接到水,在家里用水也是十分节约,同一碗水,至少要用来做饭洗菜等多次重复利用才舍得倒掉。这水在林县确实比黄金还珍贵。如果遇到旱灾的时候,就更加惨烈了。
年轻*,带领林县的人民创造了“红旗渠”的奇迹。1949年全县解放后,政府很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林县政府知道,如果解决不了林县的用水问题,不要说发展经济,就算是人民的生命安全也保障不了,这样下去可不是长久之计。林县的政府领导班子一致认为,要发展林县,首先要解决的是林县的用水问题,集中精力先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时候林县政府做了很多努力,县政府组织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水困难的问题。但由于水源有限,仍不能根本性解决群众用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