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丘之志”这个典故出自南朝·齐·王俭《褚渊碑文》,相传楚令尹孙叔敖临终时告诫其子勿受楚王所封肥美之地,而请受瘠薄的寝丘,以保长久不失。后因谓与世无争、知足知止之心为“寝丘之志”。对这个典故,我情之所钟,因为它与我的家乡沈丘有关,与列国名相孙叔敖有关,而且对后人有着极大的教育意义。寝丘,春秋时楚地名,在今河南省沈丘县东南一带。据一些典籍记载,西周初,周文王的第十个儿子聃季载,因其最小故称季载,二哥周武王时,因年尚幼,未能封受。约公元前1042年,季载受周成王之封,建立了沈国(“聃”与“沈”古音通用),都城在安徽省临泉县城西侧的古城子,疆域包括今河南省沈丘县南部、平舆县东北部以及安徽省临泉县北部、界首市南部。初封时,沈国为侯国,周厉王时贬为子国,改称沈子国。当时沈子国都城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300米,面积45万平方米。城墙夯土筑成,四角各建城堡一座,每座可容军士百人以上。周成王七年,季载受命营造洛邑东都,由于昼夜操劳,身心交瘁,聃季载于次年病卒。现在,在古城子遗址西侧,有一东西长50余米,南北宽20余米,高出地面10余米的高大土堆,当地人称“老丘堆”,相传,沈国开国君王聃季载就葬在这里,故又叫“沈子墓”。公元前506年,晋国召集诸侯,会盟于召陵(今河南郾城县东),亲楚的沈国拒不参加,晋国指使蔡国出兵讨伐沈国,公孙姓将其君沈子嘉押回蔡国*掉。后来楚国又灭了蔡国,寝地入楚为寝丘邑。隋开皇三年(583年),隋文帝废郡,实行州县两级政区制度,在沈子国旧址褒信县置沈州,同时改褒信县为沈丘县,州、县治所都在临泉西。“沈”来自沈子国的“沈”,“丘”来自“寝丘”的“丘”,沈丘的意思为沈国废墟。从此“沈丘县”之名始见于典籍,1400多年来,沧桑巨变,朝代更迭,沈丘建制时有兴废,但至今未易其名。明弘治十年(1497年),划陈、项、颍三处边隅之地,复设沈丘县,县治由临泉西迁至今沈丘县老城镇乳香台。这里原本是一个高大的土台,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台上建有广教寺,比被称为中国第一佛寺的洛阳白马寺还早建4年(白马寺建于公元68年)。上世纪60年代,台中出土了一些磨制石器和灰陶等文物,经鉴定为新石器时代黄河中下游龙山文化遗存,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乳香台紧靠泉河,又是河南陈州(今淮阳)、周家口(今周口)通往安徽颍州(今阜阳)的必经之地,所以乳香台一带,自古就被称为“梁宋吴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 。弘治十一年(1498年),新建县城工程开工,知县李琳筑土为墙,城内街道、官署、祠庙、学宫等相继就绪。乾隆年间,沈丘县城及附近地区有八处著名景点,时称“沈丘八景”,即:香台夕照、孤柳寒鸦、东郊牧唱、南浦渔歌、醒城烟柳、鞠道垂杨、半潭新月、七里迴澜。当时,沈丘生员刘淑通曾作七律《汇题八景》咏之:“云霞夕照映香台,孤柳藏鸦傍路栽。牧唱东郊堪入耳,渔歌南浦更舒怀。城连烟树迷青草,道接垂杨荫绿苔。砥柱狂澜迥既倒,寒潭霜月共徘徊。”
1950年,沈丘县治所又迁至今沈丘县槐店。石烂松枯,斗转星移,“寝丘”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虽然不能睹见那时的场景,但从“寝丘之志”这个成语中,我们可以了解当时的寝丘,地理位置偏僻,人烟稀少,土地瘠薄,是一个无人问津的不毛之地。时至今日,沈丘已发生沧桑巨变,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芝麻、瓜果等,特色农业、畜牧业、养殖业已具规模,是国家确定的粮食生产基地、生猪外贸出口基地、槐山羊板皮出口基地、黄牛生产基地和楸楝树生产基地。沈丘工业正在崛起,初步形成了以电力、电子、机械、化工、轻纺、食品、建材、皮革为支柱的工业格局。特别是城镇化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沈丘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2019年12月31日,沈丘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孙叔敖及其分封在寝丘的子孙们,若能看到现在的沈丘,想必一定欣喜若狂!孙叔敖又是何许人也?孙叔敖(公元前约630年-公元前593年),姓蒍,名敖,字孙叔,一字艾猎。父亲蒍贾,任楚国司马,聪明过人,屡立战功,后被楚将斗越椒*害。父亲死后,孙叔敖奉母逃难到期思(河南省淮滨县),力耕自给。楚庄王十七年,由前令尹虞丘推荐,孙叔敖担任楚国令尹(即国相)。在孙叔敖的辅佐下,楚国进入了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全盛期,出现了“家富人喜,优赡乐业,式序在朝,行无螟蜮,丰年蕃庶”的景象,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孙叔敖以贤能闻名于世,成为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吕氏春秋》、《荀子·非相》中称孙叔敖为圣人。针对当时外患内扰,连年混乱,令典荒废,百业待兴的状况,孙叔敖主张以民为本,止戈休武,休养生息,使农商并举,文化繁荣,他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济。当时,楚国的百姓都喜欢坐低矮的马车,但是,楚庄王觉得车子太低不利于马拉车,便下令将马车改造高大。孙叔敖觉得若以命令行事,会引起百姓反感,便劝谏楚庄王不如把都市街巷两头的门限做高,低小的车过不去,人们就会自觉改造高车了。那时,楚国通行贝壳形状的铜币,叫做“蚁鼻钱”。庄王嫌它重量太轻,下令将小币铸成大币,老百姓都觉得新币太沉不方便,商人觉得蒙受了巨大损失,一时间,不仅市场经济变得非常萧条,也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孙叔敖了解到这些后,劝说楚庄王恢复小货币通行,不过三日,市场又开始繁荣起来。此不教而民从其化,近者视而效之,远者四面望而法之。 在治水方面,孙叔敖颇有建树。为令尹之前,约公元前605年,他在期思(今河南省淮滨县境内)、雩娄(今河南省固始境内),“决期思之水,而灌雩雩之野。”建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型渠系水利工程——期思雩娄灌区。当上令尹之后,孙叔敖发动人民“于楚之境内,下膏泽,兴水利”。楚庄王十七年(公元前597年)左右,孙叔敖又在安丰城附近(今安徽省寿县境内),主持兴办了我国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借淮河古道泄洪,筑陂塘灌溉农桑,造福淮河黎民。同时,在今湖北江陵一带,孙叔敖也兴修过水利,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后人为了纪念他,在期思集立碑并建有楚相孙公庙,在安丰塘北堤建有孙公祠,在湖北沙市公园建有孙叔敖衣冠冢。*主席在视察淮河时多次提到孙叔敖,说他是一个了不起的治水专家。在治军方面,孙叔敖选择适合于楚国的条文立为军法,对各军的行动、任务、纪律等都有明确规定,并运用于训练和实战中。楚庄王十七年(公元前597前),他辅助庄王率申息之师(楚国灭掉的诸侯国申国和息国的部队),与晋大战于邲(河南省荥阳东北),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战车一出发,孙叔敖即鼓动楚军勇猛冲击,一鼓作气,迅速逼近晋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得晋军措手不及,仓惶溃逃到黄河以北,中原霸主的地位便转向楚国。为官处世上,孙叔敖不仅是史记中记载的第一位清官,并为后人留下了千古智慧。孙叔敖任令尹后,曾三上三下,升迁和恢复职位时不沾沾自喜;失去权势时不悔恨叹息。他作为令尹,权力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官多年,却清正廉洁,节衣缩食,妻儿不衣帛,连马都不食粟,临终时,家中没有积蓄,连棺椁也没有,最后归葬于江陵白土里,另在沙头镇有衣冠冢。孙叔敖死后,儿子穷得穿粗布破衣,靠打柴度日。筘非说他:“粝饼菜甍,枯鱼之膳,冬羔裘,夏葛衣,面有饥色,他持廉至死,家无余财,妻子穷困,负薪而食。”另据《列子·说符》记载:一位名叫狐丘丈人的隐士曾对孙叔敖说:“人有三怨,子知之乎?”孙叔敖问他何谓“三怨”,这位隐士回答说:“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逮之。”孙叔敖听了老人的解释,说:“不然,吾爵益高,吾智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老人听了孙叔敖的话,赞同道:“说得好,这事对于尧舜也都是难以解决的。”爵位、权力和俸禄是一个人做官的三种伴生物,并且一般与官职的高低成正比,但是,孙叔敖的爵位越高,他愈怀卑谦之心,常持尊崇之情,在受妒的地位上免除了一些嫉妒;其次,权力越大,孙叔敖的野心越小,把自己的行为控制于权利界限之中,这种谨慎小心的处事风格,在权力位置上避免了上峰的憎恶;第三,俸禄越厚,对民众的施予就越广博,彰显了自己做官为民和厚施博爱的高尚情操,避免了民众对他的怨恨,表现了一位名相高超的处事方式。孙叔敖不仅有超强的治理能力,把为官处世的准则修行到了极致,对于身后子孙的嘱托更是深谋远虑。公元前594年,孙叔敖患疽病,自知不久于人世,而楚国内部斗争激烈,就戒其子曰:“庄王多次都要封赐我,给我一个好的地方,我都没接受。假如我一死,庄王一定会封赐你。你一定要记住:好的地方一定不要接受,以防别人垂涎,要的话,就要寝丘那个地方的薄田吧!寝丘地处楚国和越国交界处,土地荒凉贫瘠,地方遥远偏僻,名字叫得也不好听,是个没人要的地方,楚国人敬畏鬼神,越国人迷信鬼神和灾祥,选择这个封地就不会被楚人、越人惦记抢夺。”公元前593年,年仅38岁的孙叔敖病逝。后来,有一天楚庄王在宫内大宴群臣,中国戏剧始祖、楚国当时的戏剧表演艺术家优孟,装扮成孙叔敖,模仿孙叔敖的言谈举止,在楚庄王面前载歌载舞,信口唱起来:“做官难,做官难,要想捞大钱,又怕贪赃枉法受惩办,贪官不可干;要想做清官,不贪又不占,死后妻儿受饥寒,清官也不可干!”说完,摇摇晃晃地走出宫去。楚庄王以为真是孙叔敖复活了,很受感动,急忙宣召孙叔敖的儿子,要把临近都城的一块肥美之地封赐给他。孙叔敖的儿子按父亲的嘱托婉言拒绝,执意请求受赐寝丘。楚庄王和其他人都很困惑:孙叔敖那么聪明,可儿子怎么这么傻呢?由于孙叔敖儿子的执意,楚王只好把寝丘封赐给了他。后来,其他人受封赐的土地都没保住,不是被新的宠臣霸占,便是被而后的楚君收回,有的还成了他国与楚国相争的战场。到西汉的时候,已过去四百多年,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王的子孙都流落街头,但孙叔敖的子孙还在祖上传下来的封地里过着平凡而又安宁的日子,这不得不说明孙叔敖是位了不起的智者。
古人云: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孙叔敖为镜,我们可以“照”出自己的缺点,“照”出自己的得失,“照”出自己的成败。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涌现了马毛姐、王书茂、王占山、张桂兰等30名“七一”奖章获得者,其中有曾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革命战士;有常年坚守边疆、巩固国防的戍边英雄;有扎根基层、一心为民的优秀干部;有兢兢业业、锐意探索的专家人才。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鲜明昭示了党的理想信念宗旨,生动彰显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先锋形象。从他们身上,我们感悟到党员信仰坚定、品德高尚、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情怀和风范。但人性是有缺陷的,贪婪的人就算给他整个世界也不会满足。正如《菜根谭》里所说:“贪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受侯。”一些人有了金子还想要玉石,有了公爵还想着侯爵。人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贪得无厌想要索取更多,最终只会被自己的*所害,悔之晚矣。心不染尘,尘不染心。若是,有一颗莲花般的清净之心,心不被*所俘役,即使“身处污泥”与苟且之中,*与世俗又怎么会污染你的心!如果能够少一点贪婪,多一点知足;少一点*,多一分淡泊,生活就会简单很多,幸福也会常伴左右。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习他人智慧,方能快速成长自己。 2021.8.18*
作者简介
张杰民,河南省沈丘县人,沈丘县政法委退休干部,现为周口市作协会员。多年从事机关文秘工作,曾多次在省、市、县级报刊杂志发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