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狐之腋的典故,鸡黍之交的典故简短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5 01:47:29

典出《史记·赵世家》:简子曰:“大夫无罪。吴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诸大夫朝,徒闻唯唯,不闻周舍之鄂鄂,是以忧也。”《史记·商君列传》中也有“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的记载。此据《赵世家》。

春秋末期,有一些诸侯国家名义上是国君掌权,但实权往往操在一些有势力的卿和士大夫手中。晋国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公元前511年至475年,晋国的国君是晋定公,但大权却掌握在赵鞅、范氏、中行氏这些卿的手中。为了争权夺利,他们发生了内讧。在内讧中,赵鞅打败了范氏和中行氏,扩大了自己的封地,为以后建立赵国奠定了基础。

赵鞅,即赵简子,又名志父,亦称赵孟。他是一个机智谋略,善于用人处事的贵族。

晋定公十九年(公元前493年),在袭击护送粮饲给范氏的郑国军队时,赵鞅誓师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園免。”结果鼓舞了军心,激励了士气,大获全胜。

赵鞅手下有一个大臣叫周舍。此人为人耿直,经常很直率地给赵鞅提意见,声称自己愿意做一个“鄂鄂之臣”(鄂读,鄂鄂:直言争辩时的神态),因而很得赵鞅的赏识。后来,周舍死了,赵鞅非常难过,每次上朝都表现得很不高兴。大夫们见此情形,都来问是不是自己办了什么错事得罪了他。赵鞅说:你们没有得罪我。但是,我听说,一千只羊的皮也不如一只狐狸腋下的皮值钱,现在朝廷之上,只是听到你们唯唯诺诺的顺从,听不到周舍据理直谏的声音了,所以我才闷闷不乐。

后人用“一狐之腋”比喻珍贵的物品。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