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章末卷2
一、选择题
1.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迎面走来的行人 B.路旁的树木
C.小红骑的自行车 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
【考点】52:参照物及其选择.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解: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和小红之间的位置肯定没发生变化,只有和她自己骑得自行车之间的位置没发生变化,和迎面走来的人、路旁的树木、从身边超越的汽车之间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故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2.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机械能正在减小的是( )
A. 蓄势待发的火箭 B. 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
C. 匀速下降的热气球 D. 加速上升的飞艇
【考点】FT:机械能的概念.
【分析】(1)动能大小跟质量、速度有关。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跟质量、被举得高度有关。被举得高度一定时,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质量一定时,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3)物体不发生弹性形变时,机械能=动能 重力势能。
【解答】解:A、蓄势待发的火箭,火箭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火箭不发生弹性形变,而机械能=动能 重力势能,所以机械能不变。故A错误。
B、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飞机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飞机不发生弹性形变,而机械能=动能 重力势能,所以机械能不变。故B错误。
C、匀速下降的热气球,气球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热气球不发生弹性形变,而机械能=动能 重力势能,所以机械能变小。故C正确。
D、加速上升的飞艇,飞艇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飞艇不发生弹性形变,而机械能=动能 重力势能,所以机械能变大。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能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变化。
3.我们居住的城市高楼林立,如不小心发生高空坠物事件,则可能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害,更不可有意为之。日前,某小区的陈先生在早上下楼取车时发现车的后挡风玻璃被穿了一个孔,上面还插着一个可乐瓶,肇事的可乐瓶里大约还有可乐。对此,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可乐瓶从高空坠落,动能会转化为重力势能
B.可乐瓶从高空坠落,重力势能会转化为动能
C.可乐瓶对挡风玻璃没有做功
D.可乐瓶砸在挡风玻璃的瞬间,具有很大的重力势能
【考点】EA:力是否做功的判断;FU: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分析】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在物体下落时,重力势能会转化为动能对外做功。物体的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其转化为动能时,往往也会越大。据此来对本题中的现象进行分析。
【解答】解:A、可乐瓶从高空坠落,重力势能会转化为动能,而不是动能会转化为重力势能,说法错误,不合题意;
B、可乐瓶从高空坠落,高度很高,又有较大的质量,因此重力势能会转化为较多的动能,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可乐瓶将挡风玻璃击穿了一孔,很明显是对物体做了功,故说法错误,不合题意;
D、可乐瓶砸在挡风玻璃的瞬间,其速度达到最大,具有很大的动能,故说法错误,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中考查了重力势能与动能的影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考查的知识点较为简单。同时也对我们进行了一次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
4.针对图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活塞快速压下去,棉花会燃烧,是因为活塞对筒内气体做功使气体内能增加
B.乙图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压紧后,能悬挂若干钩码而不分开,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C.丙图中,人造地球卫星从A点运动到B点时将势能转化为动能
D.丁图中胶塞冲出时的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机做功冲程相同
【考点】FU: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G9:做功改变物体内能;GH: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析】(1)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3)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越大,高度越高,势能越大。
(4)当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当物体对外做功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解:A、当活塞迅速压下去时,活塞对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着火点,因此棉花燃烧起来,该选项说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压紧后,能悬挂若干钩码而不分开,是引力发挥了主要作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C、人造地球卫星从A点运动到B点时,高度减小,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该选项说正确,不符合题意;
D、试管内的水蒸气当用酒精灯加热一定程度时,水蒸气会对塞子做功,将水蒸气的内能会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此过程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类似,在做功冲程中也是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该选项说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中出现的图都来源于课本,要求学生在学习时深刻理解课本插图的物理意义,这是大部分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一定要引起注意。
5.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当它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
C.兔子在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
D.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考点】68:速度与物体运动.
【分析】(1)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就说物体是运动的;物体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就说物体是静止的;
(2)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基本方法有: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路程长的运动的快;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时间短的运动的快。
【解答】解:A、兔子在前半程比乌龟用的时间少,在整个路程则比乌龟用的时间长,运动较慢,故A选项说法错误。
B、选择地面上的树木等为参照物,乌龟与参照物的位置也发生变化,同样说明乌龟是运动的,故B说法错误。
C、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若以乌龟为参照物,则兔子是运动的,此C说法错误。
D、在全程中,兔子与乌龟运动路程相同,而乌龟用的时间少,所以平均速度大,故D说法正确。
故选:AB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如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方法的运用及对平均速度概念的理解。
6.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
C.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12米
D.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
【考点】68:速度与物体运动.
【分析】(1)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果物体的s﹣t图象不随时间变化,即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物体静止;
(2)由s﹣t图象找出物体路程与所对应的时间,由速度公式可求出物体的速度。
【解答】解:
A、由图象知:甲车的s﹣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路程不随时间变化,甲车处于静止状态;乙车的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路程随时间均匀增加,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甲车处于静止状态,速度为0,乙车的速度v= = =2m/s,故B错误;
C、由图象知,经过6s,甲在10m处,乙在12m处,甲乙相距12m﹣10m=2m,故C错误;
D、由图象知,经过5s,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能根据路程和时间的图象,能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能读出物体所在的位置,通过的时间,能根据速度公式计算速度大小等。
7.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位同学在奇石园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6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10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3km.则:( )
A.小张速度最小 B.小王速度最小
C.小李速度最小 D.三人速度一样大
【考点】6B:运动快慢的比较.
【分析】计算出小李的速度后,全部统一单位,比较即可。
【解答】解:小张速度36km/h,小王速度10m/s=36km/h,小李速度v= = =18km/h,
所以,三人速度小李最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以及运动快慢的比较和单位的换算,是一道基础题目。
8.乘客坐在轮船中逆流而上,认为自己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
A.河岸边的树 B.迎面驶来的船
C.流淌着的河水 D.所乘轮船的船舱
【考点】52:参照物及其选择.
【分析】判断物体运动状态之前,必须选择参照物。
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
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解:A、以河岸边的树为参照物时,乘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说明乘客是运动的。
B、以迎面驶来的船为参照物时,乘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说明乘客是运动的。
C、以流淌的河水为参照物时,乘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说明乘客是运动的。
D、以所乘轮船的船舱为参照物时,乘客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说明乘客是静止的。
故选:D。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根据具体实例,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对物体运动状态分别进行判断。
9.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实例,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给蓄电池充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考点】E2:能量的转化.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各种现象的能量储存方式和转化方式。
【解答】解:A、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不符合题意;
B、燃料燃烧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符合题意;
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不符合题意;
D、给蓄电池充电时,把电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电池里,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自然界中的能量都以各种形式的能储存起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0.下列微粒中,不显电性的是( )
A.原子 B.质子 C.电子 D.原子核
【考点】32:原子的核式模型.
【分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显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解答】解:A、对原子整体而言,其对外不显电性,符合题意;
B、质子和中子组成原子核,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不合题意;
C、电子本身带负电,不合题意;
D、原子核对外显正电,不合题意。
故选:A。
【点评】知道各粒子的组成关系和带电性质即可正确解题,本题是一道基础题。
11.如图,小刚对子弹击穿木板靶心前后,子弹能量变化的问题进行思考。有如下四点看法:
(1)动能减少,是因为有部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2)动能减少,是因为子弹的机械能增加了;
(3)动能减少,是因为子弹克服摩擦做了功;
(4)子弹的机械能不变。
你认为他的看法中,正确的有几点( )
A.1点 B.2点 C.3点 D.4点
【考点】EJ:能量转化的应用.
【分析】子弹击穿木板后,速度减小,动能减小。这个过程是子弹与木板发生了摩擦,子弹克服摩擦做了功,机械能减小,转化为内能。
【解答】解:(1)子弹击穿木板的过程中,子弹与木板存在摩擦,克服摩擦做功会使内能增大,所以是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导致动能减少。故此点是正确的。
(2)击穿木板后,动能减小,所以机械能也是减小了。故此点是错误的。
(3)子弹击穿木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因为子弹克服摩擦做了功,做功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化。故此点是正确的
(4)子弹击穿木板后,速度减小了,所以动能减小,机械能也减小了。故此点是错误的。
综上所述,正确的一共有两点:(1)和(3)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克服摩擦做功内能增加,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做功的过程总是伴随着能量的转化或转移,所以平时可以多对一些常见的做功情况时产生的能量转化情况例子做分析。
二、填空题
12.如图是“神州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时的情景,此时地面飞控中心和航天员之间的联系手机通过 电磁波 来实现的。对接完成后,若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州九号”载人飞船是 静止 的。
【考点】5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D2:电磁波的传播与应用.
【分析】(1)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飞船在太空中,飞控中心和航天员之间是通过电磁波传播信息的。
(2)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
【解答】解:
(1)地面飞控中心和航天员之间的联系手机通过都是通过电磁波传播信息的;
(2)天“神州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交会进行完成后,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相同,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故答案为:电磁波;静止。
【点评】在选定参照物时,被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存在位移的变化,那么被研究物体就是运动的,反之则静止;要充分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3.如图所示,是电热驱蚊器,它是利用 电流的热 效应来工作的;当放入蚊香片的电热驱蚊器开始工作时,我们会闻到蚊香的气味,这是 扩散 现象。
【考点】GW:扩散现象;HF: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磁效应.
【分析】(1)电流通过导体时向外放出热量的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2)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以及温度对分子热运动的影响,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解答】解:
电热驱蚊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了内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
整个房间里都能闻到驱蚊片的气味,这是驱蚊片气味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温度越高扩散现象就越明显。
故答案为:电流的热;扩散。
【点评】本题通过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学生对电流的热效应的理解以及扩散现象的了解和掌握,要求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14.儿童节期间,小朋友在公园里荡秋千,当秋千从高处落下时,重力势能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不再用力推时,秋千最后会停下来,在此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 内 能。
【考点】FU: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FY: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
【分析】(1)在物体质量一定的情况下,物体的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变大,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
(2)在考虑摩擦等阻力的情况下,机械能并不守恒,而是会逐渐转化为内能。
【解答】解:(1)秋千在下降过程中质量不变,随高度的降低,重力势能变小;
(2)不再用力推时,秋千最后会停下来,在此过程中机械能会克服摩擦与空气阻力,逐渐转化为内能。
故答案为:变小;内。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势能的判断、机械能守恒的判断等,是一道基础题。
15.“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楚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得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的物理知识所致。
【考点】5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分析】选择不同的物体为参照物,结论也可能会不同,船相对大地是运动的,船和剑也是相对运动的,结合参照物和相对运动知识可以解释这个问题。
【解答】解:楚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选择参照物错误,如果当时把船停下来就对了,并且船是相对地面运动的,如果选择岸边的树或静止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也会找到剑;
故答案为: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点评】解决这类题目一定注意,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运动状态可能也会不同。
16.一辆洒水车匀速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在洒水过程中,洒水车的动能 减小 ,机械能 减小 。(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考点】FN: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分析】从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然后由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变化,判断机械能的变化。
(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3)机械能=动能 势能。
【解答】解:一辆洒水车匀速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质量不断减小,速度不变,高度不变,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小。
洒水车行驶时,没有发生弹性形变,不考虑弹性势能,所以动能减小,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故答案为:减小;减小。
【点评】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变化。
17.坐在甲车里的人,看见路边树木向北运动,他是以 甲车 为参照物。他看到并排的乙车静止,若以树为参照物,乙车是 向南运动 的。
【考点】52:参照物及其选择.
【分析】根据以下分析答题: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物体是运动的;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解:(1)坐在甲车里的人与车的位置保持不变,相对静止,车相对于路旁的树木位置不断变化,以甲车为参照物,人看到路旁的树木是运动的。
(2)路旁的树木相对于甲车向北运动,以树木为参照物,甲车向南运动,甲车力的人看到乙车与甲车并排静止,说明甲乙两车的运动状态相同,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甲车向南运动,
则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乙车也向南运动。
故答案为:甲车;向南运动。
【点评】本题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判断物体间相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方法,即可正确解题。
18.如图为高速公路ETC电子收费通道。ETC系统采用的是一种短程无线通信方式。它通过接收车载IC卡中的感应天线发射的 电磁波 (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来收录信息。汽车通过高速收费站时,司机看到收费站向后退去,是以 汽车 为参照物。在高速行驶中,会听到车窗的缝隙处风的呼啸声,这是空气快速通过车窗缝隙时发生 振动 引起的。
【考点】52:参照物及其选择;91:声音的产生;D2:电磁波的传播与应用.
【分析】(1)ETC系统是通过电磁波实现信息传递的;
(2)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取一个标准作为参照物,如果研究对象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是静止的;
(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解答】解:
ETC无线通信是通过电磁波实现信息传递的;
汽车通过高速收费站时,司机看到收费站向后退去,研究对象是收费站,并且收费站是运动的,向后退去,所以他选取的参照物一定和收费站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说明他是以汽车或自己为参照物;
在高速行驶中,会听到车窗的缝隙处风的呼啸声,这是空气快速通过车窗缝隙时发生振动产生的。
故答案为:电磁波;汽车;振动。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电磁波的利用、参照物的选择以及声音的产生,属于基础知识。
19.一位中学时的身高大概是160 cm ;72km/h= 20 m/s.1马赫=1×340m/s,则10马赫= 12240 km/h。
【考点】2S: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分析】①根据对常见物体长度的了解,填上合适的单位;
②单位换算的步骤为:原来的数字、乘号、进率、后来的单位、最终结果。
【解答】解: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0cm左右;
因为1km/h= m/s,所以72km/h=72× m/s=20m/s;
因为1马赫=1×340m/s,所以10马赫=10×340m/s=3400m/s;因为1m/s=3.6km/h,所以10马赫=3400m/s=3400×3.6km/h=12240km/h。
故答案为:cm;20;12240。
【点评】①对物体长度、质量、重力等进行估测,是初中物理的一项基本要求,平时结合所学知识对身边的如:人高、教室高、一步长、步行速度、楼梯阶梯数、物理课本长和宽、教室内空气质量等等,多观察多思考,必要时做出正确判断。
②无论什么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前面的数都表示倍数,不进行换算,只是把后面的单位进行换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位换算。
20.如图是小明某次步行后手机“微信运动”功能记录的数据。如果小明此次步行时间是3000s,步长是0.5m,那么他步行的速度是 1 m/s;若以手机为参照物,小明是 静止 的。
【考点】52:参照物及其选择;6A:速度的计算.
【分析】知道小明的步长和步数求出行走的路程,再根据v= 求出步行速度;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相对于参照物来说位置变化,则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
【解答】解:
由题意和图示可得,小明行走的路程s=6000×0.5m=3000m,
他步行的速度v= = =1m/s;
若以手机为参照物,小明相对于手机来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说小明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1;静止。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和运动静止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难度不大。
三、实验探究题
21.在“测定纸片的下落速度”的活动中:
(1)本活动需要测量的物理数据是 纸片下落的高度 和 纸片下落的时间 ,利用公式 v= 才能测出纸片的下落速度。
(2)请你设计测量纸片下落速度的表格(不要求在表格中填具体的数据)。
【考点】68:速度与物体运动.
【分析】(1)因为速度v= ,所以只要测量出路程(纸片下落的高度)和时间(纸片下落的时间),即可测量出纸片的下落速度;
(2)实验中要记录的是时间、路程和计算出的速度,并且要多实验几次,据此设计表格。
【解答】解:
(1)本实验要测量的物理量有:纸片下落的高度、纸片下落的时间;利用v= 求出速度。
(2)涉及记录表格如下表:
次数 纸片下落的高度(m) 纸片下落的时间(s) 速度(m/s)
1
2
3
故答案为:(1)纸片下落的高度;纸片下落的时间;v= ;(2)如上表格。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设计包括实验原理、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测量器材、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其中实验原理是实验的核心,实验步骤、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和测量器材都要围绕实验原理。
22.小华骑自行车上学的路上:
(1)小华看到汽车超越自己向东驶去。若以汽车为参照物,小华是向 西 运动的。
(2)在下坡的过程中,为了减小车速,小华捏紧车闸,这是通过 增大压力 的方法增大摩擦的。此时刹车皮会发热,这是通过 做功 的方式增加内能的(选填“做功”或“热传递”).通过刹车,小华骑自行车减速下坡的过程中,他的机械能 减小 。(选填“增大”或“减小”)
(3)小华骑的自行车的车架是用很轻的碳纤维材料制成。整车质量小于10kg.这是利用了碳纤维材料 密度小 的特点。
【考点】2I: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52:参照物及其选择;7I: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FT:机械能的概念;G9: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分析】(1)首先确定被研究的物体,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如果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骑自行车的张晓同学和汽车都由东向西运动,关键看两者之间是否发生位置改变。
(2)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个:做功和热传递;
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3)体积一定的不同物体,质量与密度成正比。
【解答】解:
(1)人骑自行车向东行驶,这时汽车也向东疾驶而去,以汽车为参照物,骑自行车的人和汽车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汽车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并且人在汽车的西面离汽车越来越远,因此以汽车为参照物人向西行驶。
(2)自行车刹车时要用力捏车闸,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
用力捏闸时,刹车皮与轮胎之间摩擦增大,刹车皮发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内能;
骑自行车下坡的过程中刹车,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减小,动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3)用碳纤维材料制成的自行车很轻,有的质量小于10kg,这是利用了碳纤维材料密度小的特点。
故答案为:(1)西;(2)增大压力;做功;减小;(3)密度小。
【点评】(1)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掌握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改变内能的方法,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3)不同物质的物理属性不同,了解物质的不同属性,更好的应用于生活。
四、综合题
23.自然界中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请你指出下列过程中是由何种能量转化为何种能量的。(1)水力发电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用电炉烧水 电能转化为内能 ;(3)电灯发光 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4)燃料燃烧 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
【考点】E2:能量的转化.
【分析】判断能量的转化,我们主要看它要消耗什么能量,得到什么能量,总是消耗的能量转化为得到的能量。
【解答】解:(1)水力发电是通过消耗机械能来得到电能的,因此将机械能转化为了电能;
(2)电炉发热是通过消耗电能来得到内能的,因此将电能转化为了内能;
(3)电灯发光是通过消耗电能来得到内能和光能的,因此将电能转化为了内能和光能;
(4)燃料燃烧是通过消耗化学能来得到内能的,因此将化学能转化为了内能。
故答案为:(1)机械能转化为了电能;(2)电能转化为了内能;(3)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4)化学能转化为了内能。
【点评】能量转化的过程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在平常的学习中要注意总结归纳。例如燃料燃烧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4.科普阅读题:阅读下列短文。
“墨子号”与“天宫二号”
人类一直向往插上翅膀,飞向太空,探索宇宙的奥秘。我国的太空探索技术一走在世界前列。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运载火箭将“墨子号”卫星发射升空,“墨子号”先在火箭强大推力的作用下加速上升,到达预定轨道后与火箭成功分离,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它是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仅隔1个月后的中秋夜22时04分,运载火箭又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约575秒后,“天宫二号”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天宫二号”的主要任务是与“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船交会对接,完成两名航天员进行30天中期驻留;与货运飞船交会对接,进行推进剂补加;在航天员驻留期间,开展维修性技术实验,及舱内其他实验项目;搭载14个科学实验,开展空间技术应用。它也担负着量子通讯实验的使命,量子通讯的信息传输速度尽管不会超过光速,但会大大加强通信的安全性。
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说,墨子最早提出光沿直线传播,设计了小孔成像实验,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础。“墨子号”以中国古代伟大科学家墨子的名字命名,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回答下列问题:
(1)升空的“墨子号”与火箭分离前,“墨子号”的动能 增大 ,机械能 增大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天宫二号”与货运飞船交会对接时,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货运飞船是 运动 的;以地球为参照物,货运飞船是 运动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3)写出除小孔成像外,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一个实例 影子的形成 。
【考点】5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A2: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FN: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分析】(1)根据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因素分析两者的变化,根据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分析机械能的变化;
(2)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它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如果位置变化了,说明该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
(3)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所形成的现象有: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
【解答】解:(1)升空的“墨子号”与火箭分离前,它们一起加速上升,“墨子号”的质量不变,速度变大,高度不断增大,则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大,机械能增大;
(2)“天宫二号”与货运飞船交会对接时,两者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直至对接完成;此过程中,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货运飞船的位置不断变化,则货运飞船是运动的;
以地球为参照物,货运飞船的位置不断变化,则货运飞船是运动的;
(3)光的直线传播所形成的现象有: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
故答案为:(1)增大;增大;(2)运动;运动;(3)影子的形成(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动能和势能因素的应用以及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光直线传播的应用等,是一道较为简单的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