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人,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
永初五年入京,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国相等职,晚年因病入朝任尚书,永和四年逝世,享年六十二岁,北宋时被追封为西鄂伯。
张衡精通天文历算,创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浑天仪”和“地动仪”,有九项发明创造和两项科研成果,正确解释了月食的成因,提出“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的观点,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由于他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被后人誉为“木圣”、“科圣”。
由于张衡的贡献突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脉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
“张衡”之姓名《说文解字》如下:
“张”是形声字,小篆从弓,长声,隶变后字作“張”,汉字简化后写为“张”。
《说文、弓部》:“張,施弓弦也,从弓,長声”。
《康熙字典》笔画为11画,五行属“火”。
“衡”是牛角上的横木,因为有些牛脾性暴倔,喜欢用角尖抵触人或物,造成损失,所以在牛角上绑上比两角更宽的横木,这样使牛角不能直按抵触到人或物。
字形采用“角、大”作边旁,用“行”作声旁。
《康熙笔字典》笔画数为16画,五行属“土”。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