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画像
一、张衡的生平
张衡(78~139年),字平子,南阳郡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是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文学家和著名学者。曾先后出任太史令、河间王相等职。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文学上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将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
张衡出身名门望族,其父曾任蜀郡(治今四川成都市)太守。张衡自幼好学,很早就开始到外地游学。他在结束了三辅地区以后的游学以后,就来到了首都洛阳,进入到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在太学之中,张衡系统地学习了儒家经典,号称“贯六艺”。张衡虽然才华出众,但并不好炫耀自己,尤其不好结交世俗之人。东汉的太学,学风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很轻松。在太学里,张衡广泛地结交云集洛阳的优秀学者,为后来他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广博的基础。就是在洛阳的太学中,张衡和崔瑗结为挚友。而崔瑗是著名学者贾逵的学生,也精通天文历数之学。张衡尤其喜好西汉扬雄的《太玄》,他曾向崔瑗表达过自己对《太玄》的赞赏之情。
张衡虽然才学出众,但并没有轻易地出仕。在完成太学学业之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张衡回到了故乡南阳(今河南南阳市),担任南阳太守鲍德的主簿,负责一些文书方面的工作。在鲍德离任后,张衡就回乡家居,潜心于天文历法等方面的研究。他多次拒绝朝廷的征召,直到永初五年(111年)才应汉安帝之征而进京,拜为郎中。元初二年(115年),张衡被任命为太史令,后来一度调离,最后又被任命为太史令。张衡先后担任太史令长达十四年之久,负责天文历法的制定和天象的观测。张衡的很多重要科学成就,就是在这期间完成的。
汉顺帝阳嘉二年(133年),张衡被任命为侍中,这个职务可以更接近皇帝。张衡利用经常接近皇帝的机会,经常向汉顺帝提一些建议。比如,对东汉时期比较流行的谶纬,张衡多次指出它的虚妄。张衡向皇帝上书称谶纬并非什么古籍,西汉末年汉成帝、汉哀帝以后,才渐渐传开。这些荒诞不经的东西,“譬犹画工,恶图犬马而好鬼魅,诚以实事难形,而虚伪不穷也”。(《后汉书》第1912页)有一次皇帝问起张衡,当今天下什么才是百姓的祸害。皇帝身边的宦官赶紧向张衡使眼色,对张衡进行威胁。张衡摄于他们的淫威,没敢畅所欲言。即便如此,那些宦官们仍然不放心张衡留在皇帝身边,于是在他们的撺掇下,张衡被调离洛阳,担任河间王刘政的相。河间王刘政骄横不法,封国内的豪强大族也往往违法乱纪欺压良善。张衡到任后,整肃法纪,打击豪强,百姓生活逐渐安宁。三年后张衡请求退休,朝廷却把他征召到洛阳来担任尚书。尚书的级别低于河间王相,但更接近权力的中心。朝廷很有可能打算进一步任用张衡,不过不久后,张衡就于永和四年(139年)病逝,终年六十二岁。
张衡墓坐落在河南南阳市北25公里石桥镇南小石桥村西20米处,墓北约250米处,有平子读书台,古代洱河旧道跨其北,鄂城寺塔峙立其东。据有关史料记载,汉时墓园建造宏伟,翁仲、石兽对立,祠庙巍峨壮观。汉代崔瑗曾有张平子碑,晋代夏侯湛也曾为之撰刻碑碣,唐代诗人骆宾王、郑谷等人曾在此为张衡留下诗作。后经战乱,以往胜迹荡然无存。1956年重修了张衡墓园与平子读书台。墓园面积12000多平方米,墓室封土高8米,周长79米。在高大的古墓周围遍植松柏。墓前的明、清石碑加盖了碑楼。并于墓前立方碑一座。墓北读书台遗址,亦重新建台立碑。
二、张衡的《灵宪》
张衡关于天文学的理论,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灵宪》中。《灵宪》也是东汉天文学发展水平的体现。《灵宪》原书已经散佚,但主要部分因为被《后汉书·天文志》刘昭注所征引而传世。
在《灵宪》中,张衡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他的天文学观点。关于宇宙的起源,《灵宪》认为,宇宙最初是一派无形无色的精气,幽清寂寞,其中蕴含着“道根”。之后在太素的阶段里,道根发动,产生了“道干”。有了道干以后,元气开始分化,开始形成天地。他认为气有清浊,清者在外而为天,浊者在内而为地。有了天地以后,就进入到太元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由道干生化出“道实”。道实生化出无穷无尽的万事万物。张衡虽然试图去揭示宇宙的生成过程,但是他也强调了人所能认知的范围是十分有限的,在这个范围之外的宇宙是没有时间的起点和空间的边界的,“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后汉书》第32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