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什么地方人,张衡是做什么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5 11:19:57

张衡什么地方人,张衡是做什么(1)

张衡是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城北)人,生于东汉章帝建初三年(78),卒于顺帝永和四年(139),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好学深思,肯于刻苦钻研。他的好友崔瑗说他研究学问的态度就像大江里的水一样,日夜奔流,片刻不停。他有广博的学识和多方面的才能,对文学、哲学、地理、机械制造等都有研究,特别精通天文、历算。

我国很早就重视天文学的研究。东汉时期,天文学主要有“盖天说”和“浑天说”两派。盖天说认为天圆地方,天在上,像伞盖,地在下,像棋盘,是一种旧的传统说法。浑天说认为天地都是圆的,像一个鸡蛋,天在外,像鸡蛋壳,地在内,像鸡蛋黄。这种说法在当时比较进步。张衡经过精密的研究和对天象的实际观测,继承并发展了浑天学说,写成了他的重要的天文学理论著作——《灵宪》。

在这部著作里,他指出日有光,月亮自身不会发光,月光是由日光照射而来的;月亮向着太阳时,我们在地球上就能看见圆圆的明月,背着太阳时则看不见。他还推测出月食是由于地体遮蔽的缘故。这些都是十分卓越的见解。他约计天空中的星体,常明的有124个,有定名的320个,连同所有可见的星体共有2500个,海外看见的星体没有计算在内。他绘制了一部星图叫《灵宪图》。据现在天文学家统计,肉眼能看见的六等星总数6000多颗,在同一地方同一时间所看到的星数,也不过2500颗到3000颗。

张衡发明了很多重要的天文仪器。他根据浑天学说的理论创制了浑天仪。浑天仪用铜铸成,内外分作几层圆圈,各层铜圈上分别刻着赤道、黄道、南北极、日、月、五星、二十八星宿及其他星体,用漏壶滴水的力量使它按着一定的时刻慢慢地转动,人们就可以从浑天仪上看到星体的出没,与实际天象十分符合。张衡这项发明,经过唐、宋科学家们的发展,就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

张衡又创制了地动仪,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测定地震的仪器。它也是用铜铸成,圆径八尺,顶上有凸起的盖子,像个大酒樽;内部有个铜柱,叫作“都柱”,连着八个方向的机械,外面有八个龙头,按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排列着。每个龙嘴里衔着一枚铜球,下面蹲着一个铜制蛤蟆,向上张着嘴巴。哪个方向发生地震,那个方向的龙嘴就吐出铜球,落在蛤蟆嘴里,发出清脆的声音,看守仪器的人就能知道地震的日期和方向,把它记录下来。这架仪器测定很准确,有一次,西方龙嘴里的铜球忽然落了下来,而洛阳的人并未感到地动,可是没过几天,甘肃来人报告,说那里发生了地震。这架精巧的仪器是132年发明的,比欧洲创造的地震仪要早一千七百多年。

张衡除精通天文外,对历算学也有很深的研究。他制造了一部类似活动日历的机器,叫作“瑞轮蓂(míng)荚”,用它可以表示出每月从月初到月终的日数,既能知道日期,又能知道月相,很是方便。在数学方面,他著有《算罔论》,对圆周率也有研究,可惜已失传,只能从后代数学著作中知其一二。在木制机械方面,他的制作有“三轮自转”和“木雕独飞”。其中,“三轮自转”是有关指南车和记里鼓车的主要机械,“木雕独飞”是一种利用机械发动能够飞翔的木鸟,相传能飞数里。

张衡对我国以及世界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