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泪斩马谡”是我国历史上三国时代的一个著名典故。当时,西蜀诸葛亮与北魏司马懿率领两国军队进行激战,而地处甘肃省庄浪县一个叫街亭的重要据点的得失成为胜负的关键。西蜀大将马谡自告奋勇带兵去把守街亭,诸葛亮心中虽然有些担心,但是,马谡表示愿立军令状,若失败就处死全家,诸葛亮才勉强同意他出兵,并指派王平将军随行,还交代在安置完营寨后必须立刻回报,有事情一定要与王平商量,马谡都一一答应了。可是当马谡率领军队到了街亭以后,却执意扎兵在山上,完全不听从王平的建议,而且也没有遵守约定将安营扎寨的详细阵图送回诸葛亮的大本营。等到司马懿派兵进攻街亭,围兵在山下切断粮食及水的供应,使得马谡军心动摇,丧失斗志,兵败如山倒,从而导致了街亭的失守。因为痛失街亭,诸葛亮还被迫铤而走险,不得不演出一场“空城计”,骗过司马懿大军的围攻,转危为安。事后,为严明军纪,诸葛亮忍痛割爱,挥泪斩马谡,并自请处分降职三等,西蜀众将士为之肃然起敬。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流传了上千年,至今仍为人称道不已、感叹不止……
而历史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1000多年以后的抗日战争时期,在1937年的延安,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也不得已重演了一幕“挥泪斩马谡”,亲自批准公审枪毙了一名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就开始追随他、并勇冠三军的红军将领。这就是当时轰动一时“黄克功案件”。
黄克功少年时代就参加红军,跟随*经历了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参加了保卫中央苏区的几次反“围剿”战役。特别是在那艰苦卓绝、无比悲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黄克功在四渡赤水和夺取娄山关等著名的战役中立过大功,担任过师宣传科科长和团政委。到抗日战争爆发时,出生入死、身经百战、战功卓著的黄克功已经是八路军的一名旅长了。当时他年仅26岁,年轻英俊,笑起来很有感染力,再加上个人有着辉煌的经历,很是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
刘茜当时才十五六岁,身材苗条,相貌清秀,美丽动人,浑身上下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她是山西省太原市友仁中学学生,由于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向往革命。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刘茜来到延安,被分到抗日军政大学四队学习,队长就是黄克功,两人一见钟情,不久就开始谈恋爱,确定了恋人的关系。当时在延安,由于男女青年的比例严重失调,是18:1,因此有一条“军规”明文规定:八路军军官结婚必须具备“二五八团”条件,即年满25岁、8年党龄、团职干部。这3个条件黄克功完全符合。而刘茜之所以选择黄克功,主要是看上了他的辉煌经历。当时在延安的女青年们,一有空就会拉着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战士讲战斗故事,把他们看成是传奇式的英雄,对他们怀有一种十分崇敬仰慕的心情。
但是不久,黄克功和刘茜的感情就出现了裂缝。出现这种情况,当时有人作了分析,可能是黄克功追刘茜追得太猛、抓得太紧了,也有人猜测与黄克功的某些不良生活习惯,譬如不刷牙漱口有关。这件事,对于一个酷爱卫生的女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而且屡说屡不见效果是令人恼火的。至于黄克功平时爱挂在嘴边的口头禅“老子当年如何、如何”之类的,也引起了刘茜的强烈反感。总之,由于黄克功的骄横、自负和霸道,使得此时已调到陕北公学的刘茜终于忍受不了,给他捎去一封信,信中明确表示两人不合适,要终止恋人关系。
接到刘茜的绝情信后,心胸狭隘、脾气暴燥的黄克功认为刘茜此前一直是在玩弄他的感情,恼羞成怒,气急败坏,起了*心。1937年10月5日的黄昏,他将心爱的白郎宁手枪装进口袋里,然后去陕北公学约刘茜到延河一处僻静的沙滩上谈话。两人面对面站立了一阵以后,黄克功便开始对刘茜断绝两人的恋爱关系进行责备。在他看来,自己在战场上身经百战从来没有失败过,哪能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爱情战役中失败。这对于充满了自信心的他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不服输。他责备她,要她回心转意,甚至还出口伤人骂她。结果,此时的刘茜对他更加失望了,冷冷地望着他,不但没有一丝悔意,反而用严厉的口吻声称他们之间不存在婚约,双方都有权利去寻找所爱的人。
最后,丧失理智的黄克功拔出了手枪,拉住刘茜的一只胳膊摊牌说:“你答应不答应和我好?”他试图用死亡来威胁迫使刘茜改变主意。
刘茜被黄克功的所作所为激怒了,“啪——”一个响亮的巴掌打在了黄克功的脸上,他的手颤抖了一下,心一横,把罪恶的枪口对准刘茜,扣动了扳机,枪响了……
“砰!”一阵风卷起,“砰!”又一阵风掠过……
枪声在寒冷的秋风中显得很沉闷,没有人注意到,一直到第二天早上,人们才在延河畔的沙滩上发现了刘茜的尸体。肋下一枪,头部一枪,面部模糊,全身血淋淋的,惨不忍睹……
那一天深夜,从延河沙滩上归来的黄克功显得非常的镇定和从容,他洗去了身上的斑斑血迹,并在住所把心爱的白郎宁手枪认认真真地擦拭了一番,然后到校部向抗大副校长罗瑞卿自首投案。
听了黄克功讲述自己的犯罪经过,望着面前站着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的身经百战的八路军的青年将领,罗瑞卿的心就像是被针狠狠地扎了一样,异常的痛苦。他多么喜欢这个在战场上以一当十、以一当百的年轻战士啊,黄克功可是在激烈的革命战争中生存下来的已经为数不多的“老井冈”啊!他很沉重地拿起了话筒,给*打电话……
按照党中央和*的指示,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将黄克功收入监狱。
这起骇人听闻的案件,在当时的延安也是绝无仅有的。—时间,人们都在议论纷纷。
“黄克功自恃有功,无视法纪,残忍自私,*人必须偿命。”一些人慷慨激昂地说。
然而,也有不少人纷纷出面为黄克功讲情,特别是有一些“老井冈”通过不同渠道向*说情:“黄克功经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八路军的重要干部,民族解放战争需要这样的勇敢战士去冲锋陷阵,给他戴罪立功的机会吧!”
最终,黄克功案件交给了人民来公审。来自延安各学校、部队和机关的万余人按指定地点静静地坐在公审大会的会场。
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刑事庭的法官、陪审员、起诉人、证人、辩护人和法警进入了会场。刑事庭审判长雷经天等人各就各位。宣布开庭后,起诉人与证人先向大会陈述了黄克功事件的全部细节。随后,各个单位的代表发表了对这一事件的分析、看法以及结论性的群众意见,然后等着法庭审判。黄克功也被带上会场。
当法官让黄克功发表个人申诉时,他只是坦白交待了自己犯罪的经过,并作了扼要的检讨。他唯一申诉的就是一句话:“刘茜破坏婚约是污辱革命军人。”声音虽然不高,但是整个会场却听得清清楚楚。最后,黄克功请求让他讲述最后一个愿望:“……死刑如果是必须执行的话,我希望能死在与敌人作战的战场上,如果允许,给我一挺机关枪,由执法队督阵,我要死在同敌人的拼*中。如果不合刑律,那就算了。”
休庭片刻以后重新开庭,当审判长庄严地、一字一顿地宣布了判处黄克功死刑并立即执行的判决时,就像是过去无数次等待出征的时刻到了,黄克功拉了拉衬衣角的皱纹,平静地朝会场看了一眼,然后昂头向上,举起一只胳膊高声呼喊:“中华民族解放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随后,他再次向天空望了一眼,便跟着行刑队穿过坐在东北侧的人群,向清凉山刑场方向走去。
就在黄克功走到会场边时,只见一匹快马匆匆来到会场外停下,一位工作人员翻身下马,径直向雷经天走去。雷经天起来接过那位工作人员送上来的一件东西。主席台上传出声音:“信,是*的信。”那声音很小,但很快像烈风刮过一般传遍了整个会场。
黄克功在会场边也听到了这个消息,立刻停住了脚步。他比任何人都关心这一封信。原来,他在审判前专门给*写了—封信,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并请求*定夺。
公审大会主持人让黄克功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因为*在信中建议要当着黄克功本人的面向大会宣读信的内容——
雷经天同志:
你的及黄克功的信均收阅。黄克功过去斗争历史是光荣的,今天处以极刑,我及党中央的同志都是为之惋惜的。但他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以一个共产党员、红军干部而有如此卑鄙的,残忍的,失掉党的立场的,失掉革命立场的,失掉人的立场的行为,如为赦免,便无以教育党,无以教育红军,无以教育革命者,并无以教育做一个普通的人。因此中央与军委便不得不根据他的罪恶行为,根据党与红军的纪律,处他以极刑。正因为黄克功不同于一个普通人,正因为他是一个多年的共产党员,正因为他是一个多年的红军,所以不能不这样办。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当此国家危急革命紧张之时,黄克功卑鄙无耻残忍自私至如此程度,他之处死,是他自己的行为决定的。一切共产党员,一切红军指战员,一切革命分子,都要以黄克功为前车之鉴。请你在公审会上,当着黄克功及到会群众,除宣布法庭判决外,并宣布我这封信。对刘茜同志之家属,应给以安慰与体恤。
*
1937年10月10日
随着雷经天宣读声音的结束,会场上大家的目光再一次转向黄克功身上,他好像做梦一般苏醒了过来,高高地扬起头,然后再一次振臂高呼:“中华民族解放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连呼了3遍,呼罢,跟着行刑队平静地走出了会场。
不久,从清凉山方向的刑场上传来了“砰!砰——”两声枪响,那枪的声音是那样的低沉,但却仿佛像似两颗沉闷的炸雷在人们的耳旁炸响,振聋发聩,令人警醒深思……
随着岁月的流逝,曾发生在延安时期的轰动一时的“黄克功案件”已经过去75年了。今天,当我们重新回顾审视这一事件,特别是重新认真阅读*在公审大会上给雷经天的那一封信时,仍然可以给予我们两点非常重要的启示:
一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都必须始终牢记并且时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信中强调说:黄克功“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以一个共产党员、红军干部而有如此卑鄙的,残忍的,失掉党的立场的,失掉革命立场的,失掉人的立场的行为,如为赦免,便无以教育党,无以教育红军,无以教育革命者,并无以教育做一个普通的人”。为此,*后来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明确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他在《1945年的任务》一文中又指出:“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 ”他在《两个中国之命运》一文中进一步指出:“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他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又强调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一再反复地强调说:“共产党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半心半意,更不是三心二意。”所以说,黄克功的胡作非为,恶劣行径,完全背离破坏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严重损害了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因此,*只能坚决果断地“挥泪斩马谡”。
二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模范遵守党的纪律,如果有任何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无论职务多高,功劳多大,都必须严惩不怠。*在信中说:“正因为黄克功不同于一个普通人,正因为他是一个多年的共产党员,正因为他是一个多年的红军,所以不能不这样办。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当此国家危急革命紧张之时,黄克功卑鄙无耻残忍自私至如此程度,他之处死,是他自己的行为决定的。”纵观*的一生,他有一个十分鲜明的特点,那就是不仅自己率先垂范,模范遵守党的纪律,而且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求非常严格。对于在领导干部中发生的违法乱纪、危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犯罪行为,他历来是深恶痛绝,并主张要从重从严惩罚处治。因此,当作为一个多年的共产党员、已经是八路军旅长的黄克功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时,*自然毫不犹豫地“挥泪斩马谡”。联想到后来在建国初期,曾被历史学家称之为“开国第一刀”**“红小鬼”出身的刘青山、张子善的案件,都是这个道理。
后来,*曾语重心长地解释了为什么要“挥泪斩马谡”的道理。他说:“我们*了几个有功之臣,也是万般无奈啊!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之不国。如果臣下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我们的国家还没有办法去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国民党是这样,共产党也是这样。*张子善、刘青山时我就讲过,*他们两个,就是救了两百个、两千个、两万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