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争做好队员三年级作文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6 11:52:53

学堂君第 2191天推送

日前

由共青团东莞市委员会、东莞市教育局、

东莞日报社、少先队东莞市工作委员会

共同举办的

“喜迎二十大 争做好队员”

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小学生征文大赛

火热进行中

投稿方式点击下方链接

东莞市“喜迎二十大 争做好队员”小学生征文大赛即日起启动》

不少同学已经投来优秀作品

▼▼▼

幸福大巴车

望牛墩镇实验小学三(4)班 李奕彤

指导老师:李景尧

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了中国的南海边,有一位老人在这里画了一个圈,这位老人正是*爷爷。正是这个神奇的圈,给我的家乡东莞带来了春天,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每天放学,我乘坐着宽敞舒适的大巴校车回家。穿过大街小巷,校车在村里小公园的大树荫下停了下来。我们有序地下车。只见爷爷早就在小凉亭里等着我。爷爷牵着我,沿着清澈见底的小河边向我们家走去。河边的大树茂密茁壮,树叶青翠欲滴。小鸟在树上自由跳跃,快乐歌唱,谁也不会去打扰它们。村里的古街道经过重新装饰又焕发了新颜,新街道宽敞整洁,充满新时代的气息。新旧街道各具特色,相互映趣。村里碰面时,人们总会点头微笑或问候闲聊几句。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幸福,友好和善,这就是我的家乡——东莞一条美丽的小村。

这时,爷爷说起了旧时的家乡,他说:“以前的东莞,很多人连吃饭都成问题,别说美化村容村貌了。那时,村里到处都是泥泞的小路,家里住的也是土砖瓦房,你爸爸去上学都是自己走路的,哪里有这么舒服的大巴校车呀!而现在的东莞到处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群众安居乐业。我们生活在如此幸福的今天,跟1979年的改革开放密不可分,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你们真的要好好珍惜,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报效祖国。”

听了爷爷的讲述,我不禁对自己说:“祖国的强大和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给了我们和平幸福的今天。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为建设祖国和发展我们的家乡东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东莞的春天更美丽!”

点评:小作者以一个孩子的视角看改革开放给家乡东莞带来的变化。在平素的语言表达中流露出小作者对家乡变化的理解和感受,由衷产生奋进、贡献家乡的念头。

爱护环境,从我做起

桥头镇第三小学六(3)班 黄瑶

指导老师:邓齐敬

在我7岁的时候已经戴上了红领巾,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少先队员,不再是以前那个懵懂的小孩了,那么我们怎样才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呢?

记得有一次,我和一群同学一起去郊游。我们游玩的地方,景色非常好,空气清新。我们几个同学吃饱喝饱后便坐在一起开开心心地聊天。正当我们聊得热火朝天时,突然有几只苍蝇飞到了我们的面前,本本来我们是不在意的,甩甩手他们就飞走了。但是苍蝇越来越多,我就不耐烦了,转身一看,放眼望去草坪上全都是垃圾,甚至还有一些果皮和吃剩的残渣,上面还飞着特别多的苍蝇。

这时一个同学说:“你在想什么呢?怎么心不在焉呢?”

我说:“你看啊,这里的风景多么优美,可草坪上却有那么多垃圾。”

他说:“对呀,这些垃圾应该是游客留下的。”

我说:“要不咱们叫上几个同学一起把这个草坪打扫干净吧。”

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好!”

我们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清洁,终于把草坪打扫干净了。看着我们打扫干净的草坪,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接下来,我们还劝说在这里游玩的游客不要乱丢垃圾,游客们都乐意这样做。

我觉得做一个好的少先队员,是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小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少年。希望我们从小做好每一件事情,做新时代的好队员,为建设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努力。

点评:小作者通过描写打扫草坪的事件,表达新时代好队员应当爱护环境,积极影响他人。

当然

也有不少同学疑惑,

怎样才能写出好的作品呢?

学堂君为大家精选了几篇

“我的城市我的家”征文大赛中获作奖品

供大家参考,学习!

小学A组 一等奖作品

我的城市我的家

莞城建设小学 昌暄然 指导老师:吴润茹

2020年7月,因为爸爸部队工作调动,我从生活了6年多的三亚搬来了东莞。对我来说,这是一座非常陌生的城市。因为这里没有无处不在的大海和沙滩,更没有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当时妈妈还留在三亚,我心情低落极了,一点都不喜欢这里。

一年多过去了,我渐渐喜欢上了东莞这座城市……

这里有山清水秀的森林湿地公园。一到周末,家人就带我到龙湾公园、旗峰公园、同沙公园、大岭山公园、松山湖等地方游玩。漫步在健康绿道,闻着扑鼻而来的植物气息,和小朋友一起玩着运动设施,一起放风筝,我的心都逐渐被份美好融化。

这里有鲜明浓郁的岭南文化。除了随处可逛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展馆,我会去振华路逛逛骑楼,感受东莞昔日的风土人情。我也会去逛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园,感受这座精巧文雅的"大院子"。我还会去逛雄伟壮观的西城楼,感受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坐标。

这里有丰富多样的美味食物。早上,来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烧鹅濑粉或是蛋肉肠粉,一天心情都是美美的。马蹄糕、蛋挞、双皮奶、糖不甩、眉豆糕都是我的最爱。还有各式各样的糖水,马蹄竹蔗水、芋头西米露、腐竹红枣水等,连我们学校食堂都经常煮呢。甘甜多汁的荔枝、龙眼也是我特别喜欢的水果,每次都能吃得爽歪歪。

这里有亲密无间的新朋友。上小学后,我来到了一个温暖有爱的大集体。虽然爸爸妈妈时常不在身边,但老师对我非常的关心。不仅了解我的学习情况,还了解我的生活和性格,给我很多锻炼自己的机会。我还交到很多新朋友,有像闺蜜一样的女生,也有像哥们一样的男生,每天去上学都是我最开心的事情。

更重要的,我的妈妈顺利来到了东莞工作。作为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城市,东莞真情为军人军属排忧解难,用良好规范的政策把我的妈妈带回我的身边,我们一家团聚了。

东莞,这座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这座“世界工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篮球城市”、“科技之城”、“博物馆之城”、“音乐之城”渐渐成了我的第二故乡,成了我心中的另一个家。她是我的成长乐园,我愿在她的怀抱里茁壮成长!

教师点评:本文是二年级的小作者从海南到东莞深深扎根的蜕变。文章由不适应到深爱这座城市,列举的真实事例更印证了小作者对这座城市热爱的真挚情怀!文笔细腻,感情真实,令人动容,是一篇难得的杰作!

小学A组 一等奖作品

一抹志愿红,一江东水碧

东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李泓轩 指导老师:卢晓敏

“爸爸,小河为什么是黄色的?小鱼都去哪儿了?”年幼的我站在东江边睁大了眼睛,疑惑地问道。“因为小河‘生病’了。”爸爸指着河面,说:“河流是小鱼们的家,小河‘生病’了,它们也就没办法生存了。”那时的我虽然不知道小河因何而“病”,但是一想到无家可归的小鱼们,心里不免难过。河流是大地的血脉,也是小鱼们的家,这条“生病”的河流在我的心中埋下了一颗“护河”的种子。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这一年,东莞市为践行“开门治水,人人参与”的理念,号召“争当护河志愿者,助力母亲河更美”,启动了名为“河莞家”的志愿者河长行动。这缕号召之风吹遍东莞市,也唤醒了埋藏在我心中的那颗种子,我心中暗暗有了决定:那蓝天映照下的东江水,该是碧绿的!

那天是周末,我早早地把爸爸妈妈都叫了起来,在他们疑惑地注视下,我兴奋地宣布:“今天跟我走!我们一起去给我们东莞的母亲河‘治病’!”看着我手里早早准备好的钳子和垃圾袋,爸妈相视一笑。来到东江边,我们分配好工具后,便撸起袖子加油干!河岸边的所有垃圾,不管是水瓶还是塑料袋,都被我们尽数收入“囊”中。一天下来,我和爸妈都累得瘫坐在了河边的草坪上,但是看着“硕果累累”的垃圾袋和干净清爽的河岸,心中有着说不出的开心。

从那以后,每周末我都会和爸妈来东江捡拾垃圾。我还和同学们一起制作了关于护水、治水专业知识的手抄报,在东江边给来往的市民们宣传水资源保护和垃圾清理的重要性,希望呼吁和组织更多的人们一同加入到保护母亲河的队伍中。

这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投身于东江河道的清洁和治理工作中,东江出现了一抹亮丽的“志愿红”。慢慢的,河道和河滩变得干净了起来,河水也变得清澈见底了,那片碧绿的东江水重新映入眼帘。

东江是东莞的母亲河,东莞是我们的家。如果没有东江之水,何来东莞的繁荣昌盛?我的家,我做主,让我们一起加入“志愿红”,继续护卫东江之水,让一江东水恒久碧!

小学B组 一等奖作品

不忘初心

——做最正宗的“道滘肉丸粥”

南城阳光第一小学 梁博超 指导老师:李鹤龄

“我的道滘肉丸粥绝对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不信,你试一试,要是有不正宗的感觉,这碗不收钱!”他用搭在肩上的白巾掸掸灰尘,撸起袖子,擦擦额间的汗珠,继续投入到制作工序当中。

“啪嗒!啪嗒!啪啪哒!”

“啪嗒!啪嗒!啪啪哒!”

我的邻居是一位“正宗”的道滘人,他每天依旧坚持手打肉丸,这不?这熟悉的节奏声又响起了……

“小超,你又来啦?怎么着?这回还是老例牌吗?”

“对的!阿叔。”

利落的手脚,三下五除二,一碗绵绸的道滘肉丸粥新鲜出炉,热腾腾的粥,弹牙的肉丸,不像别处的肉丸,毫无肉质可感,尽是面粉掺杂其间,尤其是东莞本地的一些老食客对他的肉丸可是情有独钟。他一直以“诚”待客,不忘初心,老老实实做生意,他做的肉丸粥全是用新鲜的上肉,每天凌晨都要在上肉上做好一番功夫——去肉筋、肥油、肥肉,一丝一绺细细地剔干净,长条、切丁、剁碎,一气呵成,毫不拖沓,切碎后双手各拿一根螺旋钢条,不停地敲打两三个小时,“手打的才是最好吃的,机器的做不到这种味道。”然而,由于店铺地理位置不大好,每天的辛苦劳作却只换来几位老顾客来吃粥。因此,他每天都有一些卖不出去的肉丸,“这些肉丸必须当天做完当天吃完,这才是新鲜好吃,这才是道滘肉丸粥中的王道。”

“那这些肉丸怎么办呀?”我不由地皱起了眉头。

他笑了笑,不说话,直到那次采访……

电视台里的一位记者正在采访当地的困难户,困难户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都是感谢我那位邻居——当天剩下的肉丸他都会做成大碗肉丸粥,无偿送给那些困难人士。当那位记者知道了邻居做的善事后,大为感动,立即报道此事,听了这件事的人们也被邻居做的善事所感动,就此,邻居的粥店就火了起来,吃过邻居做的粥的人都拍手叫好,都说这一定是最正宗的道滘肉丸粥。虽然邻居的店的生意越来越好,但他并没有偷工减料,反而更加卖力地做粥,也还会像往常一样特地留一些粥给困难户们。

那天,我站在店的门口,观望着忙碌的邻居,嘈杂的食客们,和街边端着粥吸溜吃着的人们,我悟了——这是用初心熬出来的最正宗的道滘肉丸粥。

福利时刻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学堂君为好友

东莞日报 教育学堂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