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里大量现成的词,直接就可以拿来用,既有白话文不能表达的深意,更是传统文化延续的证明。不过有时候正是因为它们内涵丰富,所以许多人都对有不同程度的疑问,比如这次华为发布了鸿蒙的信息之后,关于鸿蒙的搜索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鸿蒙,也写成“洪蒙”,出自《庄子·在宥》篇:“云将东游,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这里的鸿蒙,是庄子虚拟出的人物,用来回答提问人“云将”的问题,并在一问一答中揭示鸿蒙的意义。
不光梦蝶,还梦鸿蒙
唐代的道学家成玄英对此注解说,“鸿蒙即元气也”。因此,唐以后,后人开始把鸿蒙当作元气未分、混沌初开之时的朴素境界,这与老子“返本复初”的概念不谋而合,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游记》开篇就说“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鸿蒙二字预示着破冰重见光明,隐含着中国人开天辟地的志向与抱负。
在中国传统的世界观中,盘古开天地前的状态,宇宙就是“鸿蒙”的
不管古人对鸿蒙概念的认知是不是要比今天深刻,但是古代文人的书法功底一定是高于今天人的平均水准的,下边就来看看古代这些大师们写过的“鸿蒙”二字吧。↓
首先是2300年前,先秦时期的篆书,比例对称,横平竖直,非常美观:
到了魏晋南北朝,文人的气息高古,心态佛系,但刻在魏碑上的字却又充满了宏大的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