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劳动为话题的作文800字,劳动与我为话题的800字作文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7 09:33:25

来源:应鸣阅读与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劳动的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是劳动的收获,“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是劳动的情趣……劳动是充实而美丽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以劳动为话题的作文800字,劳动与我为话题的800字作文(1)

1.生活需耕耘,劳动创万物

从混沌未开化的原始走来,到农耕文明,电气时代,人们劳动不止,从未停息。在这个发展迅猛的时代,我们应以劳动为荣,通过劳动,创造万物,启发自我,普惠众生。

充实而美丽,是劳动的至高境界。劳动可以是“汗滴禾下土”的辛劳,劳动可以是“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劳动也可以是“带月荷锄归”的情趣。劳动,是歌德口中“最好的药”。它不仅是温饱生活中“必须”进行的义务,更是人生旅运中“必需”执行的职责。唯有劳动,才能创生一切,在劳动中,我们体悟辛劳带来的充实,感知回馈带来的喜悦。

劳动,是人类在一个集体中,“必须”尽到的责任,劳动并非是狭义上的体力劳动,也非一个工作,它是一种途径,一种形式。通过劳动,我们完善自我人格,丰满自我灵魂。且看何泽慧于文革期间劳动不息,以准时的敲钟声开启充实的一天;又见广井政昭执着于制作,最终诠释何为工匠精神。他们在自己的职位上劳动不息,竭其所能,尽其责任,成为任公先生口中的”第一等人物“,在给他人带来益处的同时,也磨炼了自我,成就了自我。

劳动过程中,辛苦常伴,但也正是这辛苦使最终的收获更为激动人心。劳动是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唯有劳动,社会发展才能向前推进。但劳动带来的收获并不是最大的宝藏,于劳动之中体悟快乐,感受劳动的情趣,方能感受其美丽和充实。

“采菊东离下”,是陶渊明耕耘豆苗时的情趣;“诗歌是陡峭的另一面”,是外卖小哥王计兵于奔波生活偶然得出的体会;“我写故我在”,育儿嫂范雨来于忙碌中感悟写作的乐趣:劳动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的灵感。劳动不是流水线上的机械操作,它带有劳动者的主观性,驱动力,将劳动视作一种生活态度和生命体验,我们才能感知到其情趣所在,感受其美丽所在。

反观当下,智能设备便建了人们的生活,有的人趋于安逸,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放弃劳动,逐步陷入“贝果里洞”。然而,劳动是生活的“必需品“,在劳动之中,我们一又次锻炼自我的能力,充实了自我的去话。

生命需要耕耘,唯有劳动创生万物。在劳动中,我们增强了自我能力,完善自我人格;于劳动中,我们发现美丽,逐步充实了自己的生活。

2.艰辛共美好一色,劳动与收获共生

生命是种永恒的律动,而劳动正是创造源源不断生命价值之源泉,总有人先入为主地将“劳动”与“劳累、枯燥”钩连,我却想说---“艰辛共美好一色,劳动与收获共生。”正确理解劳动,我们才能更好拥抱生命。

不禁想问,什么是劳动?我想,既包括在田间地头的挥洒汗水,也包括天马行空地苦苦思索,又或许是逐梦路上的不懈追求。“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的谆谆教导也早已成为镌刻在每个人内心的至理真言。筚路蓝缕,栉风沐雨。我们的先辈们正是通过劳动开辟出人类文明,传承庾续了生生不息的华夏文化。从某种更高程度来说,劳动使人为人,区别于一般的动物。没有劳动,便没有美好的生活,也无从诞生光明的将来.由此观之,劳动的意义无比深远。

诚然,劳动的过程充满了艰辛与汗水,常常叫人苦不堪言。可是却有人能发掘出劳动的美妙浪漫,热爱劳动,拥抱劳动。那是陶渊明躬耕园田,生活清贫,却依旧不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劳动的生活使他全心融入自然,享受到尔虞我诈的官场所不能带来的自由自在与无拘无束。劳动是《平凡的世界》中少平少安兄弟自愿的选择他们挺着胸膛,勇敢驾上“生活的马车”,成为自己生命的主宰。因为他们发现了劳动的“伟力”--通往幸福人生,实现美好价值的吸引力,这使他们用奔放高涨的热情投入劳动之中,最终觅得属于自己的生活之路。

是的,如果把劳动理解为痛苦、逼迫,那它就使人心生不快;如果主动发现劳动中的快乐、浪漫,那劳动便成为迷人的馈赠。但无法否认的是,我们永远无法回避劳动,因为那使我们失去为人之价值。所以,何不用积极的心态去拥抱劳动发掘劳动之美呢?

中国计算机之父金怡然毅然选择把生命投入到我国超级计算机领域,实现我国从追赶到引领之跨越;袁隆平先生为“禾下乘凉梦”、天下福祉而劳作在田间地头,悉心培育杂交水稻,终得巨大突破;00后女孩夏雨荷沉潜磨炼自我,以日复一日的努力劳动为“通行证”,在世界技能大赛上一举夺魁。他们拥抱了劳动,也最终收获了甜美果实。

当今部分青年有厌恶、远离劳动之势,“躺平”“佛系”之风盛行。也许只是因为,他们错误地理解了劳动。不如转换视角,觅得劳动之魅力所在,享受劳动带来的美好与价值感。

世间因少年慨然以赴而更加瑰丽,冀吾侪青年能拥抱劳动,热爱劳动,在艰辛中探寻美好,收获所爱,最终摘得甜美果实。

3.种豆南山下,春及往西畴

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于无尽的诗篇中可见,劳动乃是人类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的一环,既有“草盛豆苗稀”的无奈,又包含“秋收万颗子”的喜悦,劳动已绝不仅仅止于简单的两个文字符号,以我之见,纵时代发展更迭飞速,吾侪也应心悟劳动之美,身行劳动之举。

归根结底,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实质便是劳动发展史。由打制石器到机械化大生产,劳动工具的变革,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带来人类文明的更迭与庚续,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是生产要素的创造之本,同时更是整个人类文明进程的见证者与有力载体。作为人类谋求生计与发展的活动,劳动承载了人类强烈的生存*,也凝聚了人类的独特智慧。

于劳动之中,人索安身立命与扰扰世间之道。李白有诗云“一往桃花源,于春隔流水”,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虽久久隔绝于世,却仍“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他们过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安分劳动,秩序和睦井然,作为农耕文明的理想状态,桃花源已然呈现了劳动作为安身之本与文明之基的强大作用,千年以前传唱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同样为劳动这一立身之道做了最好的诠释。

然劳动在精神角度上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劳动象征着辛勤不懈的精神,同时也是助人洗净铅华,寻得本真身心的良方。杨万里以一首《插秧歌》直现农忙景象,辛勤的农人实是当时无数劳动者的真实写照,映照出劳动之人顽强焕发的生命力与其脚踏实地之坚持精神。陶渊明以《归园田居》抒写自己的农耕生活,摆脱官场之迷雾缭绕。“种豆南山下”的劳动生活使他无违已愿,寻回久困樊笼的淳朴。

但不知何时,“劳动”二字似乎被打上“苦累无味”的标签,从无数人的生活中抽离,在不断消逝的乡村中一同走向悄寂,追根溯源,劳动并未真正从生活中消失,是追名逐利的碌碌之心,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眼前的迷障。“摸鱼”“摆烂”渐成为众生常态,劳动本身的沉实稳重被弃若敝履。

若要破此迷障,则有数点须明。其一,劳动并不止于田间荷锄,凡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皆是劳动。其二,劳动本身的辛苦不可或缺,但于收获之中体悟劳动之美,更应成为关注的侧重点。其三,劳动并不止于谋求生计,亦在于令人于恳恳前行中时时牢记初心,以坚持之行动明前路,行坦途。

岁月骛过,山陵浸远。愿吾侪不做蓬莱黄鹄自夸金衣菊裳,亦不学苍梧玄月炫耀彩质锦章,吾侪当带桑种豆南山的淡薄之心,细悟劳动的沉实之美,亦当于春及时身往西畴,将劳动勤化于形,在鹏登寥廓之途中,书写劳动真章。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