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成为一名老师英语,我想做一名老师的英文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7 14:48:24

叮铃铃,大年初一上午,卧室的电话机响起,我快步过去接起来。

喂,是w老师吗?电话机里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听起来年龄挺大了。

是我。对方迟疑了一会说,让你爸爸接电话。

哦,找老爸老w老师的。

父亲从客厅慢慢移步过来。从门外能听见他大声的对话。是大柱啊,你也春节好啊……

回到客厅,父亲说,是大柱,我的学生。他脸上浮现着笑容,声音比平时也大了一些。好像每次接完他的学生们的电话他都是这样的神情。

父亲是一名高中老师,退休后和母亲在县城居住。有一个暑假,我回到父母家,看见客厅茶几上放着一张照片,照片上七八个老人簇拥着满脸笑容的父亲,有男有女。听母亲说,那是父亲多年前的学生,从市里县里约着来看望他们的老师。他们的师生情谊真令人羡慕啊。

我从小在高中校园里长大,亲身接触到父亲的许多同事,他们那一代教师,个个出言经典儒雅,行为规范有致,个性富有色彩,好像都带着光环,深得学生们的仰慕。那时候的教师职业,神奇而神圣。奇怪的是,在教师堆里慢慢长大的我,却从来没有感觉到教师和自己的未来有什么关系,也从没想过成为他们中的一个。

从没想过子承父业的我,从没上过师范院校的我,后来阴差阳错却当上了一名教师。真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却早忘记了那些光环。日复一日忙忙碌碌的教学日常,三尺讲台,粉笔黑板,PPT,麦克风,课改,教改,项目,忙得不可开交。一年难有片刻,去思索教师职业意味着什么。

几年前的一个周末,在周王城广场闲逛,碰见一头戴耳麦的年轻人正招揽生意,只见他费了好大劲,聚拢了稀稀拉拉十几个人,口若悬河地讲解了半天,然后卖他的保健品。因见他头带的耳麦和自己上课时用的耳麦一样,突然有一丝奇怪的感觉,要换作我是他会怎么样呢。

第二天上课时将这番遭遇讲给学生听,记得最后总结说,作为教师就不用像卖保健品的那个年轻人一样,费那么大劲召集那么些人啦,不用担心人家不来,不用担心人家会走,一个人能对一群人讲授点东西可真不容易,咱们师生可得倍加珍惜哪。

是啊,教师不必那么费劲,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房间有固定的一群人会听他讲解,这真是教师职业的优长。除此而外,还有什么呢?你会为了这一点便捷去当一名老师吗?

记得当年上大学时,教大学英语的戴春来老师讲过一篇课文,题目是 WHY I TEACH,作者是彼得.G.贝德勒。在回答你为什么当老师这个问题时,作者先提及许许多多的理由,有长长的假期啦,可以向学生提愚蠢的问题啦,想怎么讲就怎么讲啦,但这些都不是他当老师的最重要的理由,文章最后总结道,“这些在我眼前成长变化(grow and change)的人就是我当教师的真正原因(real reasons)”,“当一名教师意味着亲眼看见泥人(clay)开始呼吸这一创造性的成果”,“我教书,是因为与获得新生的学生在一起,我有时觉得也与他们一起获得了新生(breath with them)”。

是啊,见证并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变化,和学生一起获得新生,这该是多么光荣的事情啊。

父亲和他的老学生们相聚时我不在现场,父亲看着相片对我讲起这些学生,谁和谁坐同桌,谁靠窗户坐,谁家里穷,谁性格泼辣,谁篮球打的好。母亲在旁边突然说一句,几十年前的事情记得恁清楚,昨天让你帮买点菜回来咋没记住呢?是啊,父亲退休都二十多年了,这些学生上学不得五十多年前了,怎么就能记得那么清楚,是记忆力好吗?可能是,但我想更大的原因可能是父亲当年当班主任时投入之深吧,是因为他真切见证了这些鲜活生命的成长与变化吧?

人类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长,一个重大原因是人类有强大的传承,而传承的重要承担者就是教师,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专职传承者任重而道远。近些年来,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网络多媒体越来越多样,远程教育和慕课越来越普及,有人说,看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势头,教师这一行业可要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啦。我却不以为然,人类社会哪能没有教师呢?据说清华大学招聘教师有这样一条标准:有故事的人。有故事的人,机器能有什么故事,人工智能能有什么故事?教育不单单是冷冰冰知识的传递,它更是有温度有触感的情感、意志、人格的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示范,这些是哪怕多么先进的人工智能能替代的吗?

我想成为一名老师英语,我想做一名老师的英文(1)

就说WHY I TEACH 这话题,不就由身处美国的贝德勒老师经由身处云南的戴春来老师传至我这个河南老师这里,并经由我带着他们的温度和触感传递给我的学生吗?教师的神性经由父辈的点滴言行,也渐渐在我们这一代人心中苏醒。时代变了,教育的内容、形式也变了,但我们心中的光环不能变。今天你再问我为什么当老师,我会说什么,我会说受了贝德勒文章的影响,受了戴春来老师讲授贝德勒文章的影响吗?我会说我想像父亲那样在退休多年以后,回想当年的学生脸上浮现笑容心中带着温暖吗?其实此刻我也不知道我该回答什么,不远处隋唐植物园湖边有排排柳树,那嫩黄柳枝在明媚暖阳中沐浴,在和煦春风中飘拂,它们怎么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呢……

-------这大概是2年前写的一篇短文,是为了参加学校的一项征文活动,那时候父亲还健在,我们还经常能回去看看他。今天,谨以此文献给刚刚于去年夏天离开我们的敬爱的老父亲。wfengzi(w.w)。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