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以简短的文字,表达着深刻的思想和情感。欢迎大家来到音意诗情,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荐一首经典的诗词《饮湖上初晴后雨》。
01 诗词•简介《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是苏轼赞美西湖美景的七言绝句,写于他任杭州通判期间。这首诗不是简单地描写西湖的美景,而是对西湖美景进行了全面的描写和品评,展现出了西湖的独特魅力。
正如陈衍在《宋诗精华录》中所说:“此诗一出,西湖定评矣。”自此以后,人们常以“西子湖”来指代美丽的西湖。苏轼本人也十分得意于这一比喻,曾在诗中多次运用。后人对这一比喻更是深为赞赏,常常在诗中提及。王文诰在《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中更是称这首诗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名篇”。
这首诗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概括性非常强,诗人并没有描写西湖的某一处景色或某一时刻的美景,而是对西湖的全貌进行了概括性的描绘和品评,使得这首诗具有了超越时间的艺术生命力。这首诗的流传也为西湖的美景增添了更多的光彩。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显得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美丽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好,她总是美丽的。
02 诗词•赏析这首诗的上半首描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晴姿雨态。诗人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看到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在雨幕笼罩下,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终日,早晨阳光明艳,后来转阴,入暮后下起雨来。而在善于领略自然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诗人眼中,无论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从“睛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
下半首诗里,诗人没有紧承前两句,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图貌之笔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遗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喻体和本体之间,除了从字面看,西湖与西子同有一个“西”字外,诗人的着眼点所在只是当前的西湖之美,在风神韵味上,与想象中的西施之美有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相似之处。而正因西湖与西子都是其美在神,所以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好,对西子来说,淡妆也好,浓抹也好,都无改其美,而只能增添其美。对这个比喻,存在有两种相反的解说: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的西湖比淡妆的西子,以雨天的西湖比浓妆的西子”;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比浓妆,雨天比淡妆”。两说都各有所见,各有所据。但就才情横溢的诗人而言,这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诗思偶到的神来之笔,只是一时心与景会,从西湖的美景联想到作为美的化身的西子,从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想象西子应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当其设喻之际、下笔之时,恐怕未必拘泥于晴与雨二者,何者指浓妆,何者指淡妆。欣赏这首诗时,如果一定要使浓妆、淡妆分属晴、雨,可能反而有损于比喻的完整性、诗思的空灵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高度的概括力,抓住了西湖的特点,描绘了它的风姿雨态,表现了诗人对西湖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03 诗词丛读·随笔感悟西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也是杭州的标志性景点之一。无论是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还是在细雨绵绵的时候,西湖都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在晴朗的日子里,西湖的水面上波光粼粼,阳光洒在湖面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站在湖边,你可以感受到湖水的清凉,听到微风吹过的声音,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安静而宁静。
而在雨天,西湖则更加迷人。雨水打在湖面上,激起层层涟漪,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水墨画。在这个时候,你可以静静地坐在湖边,感受着雨水的清凉,聆听着雨声在湖面上的回响。
除了美丽的风景,西湖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在周围的山水之间,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让人感受到古代文明的魅力。在这个湖泊的旁边,我想感谢那些曾经来到这里的人们,他们或许只是路过这里,但是对于我来说,这个美丽的地方却成为了我心中的一片净土。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我们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宁静。而西湖的美景,就是让我们找到这片宁静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享受这个美丽的地方,感受它的美丽和神秘。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给朋友,想要观看更多诗词丛读·随笔感悟作品,请关注我,点赞或者收藏,是一种成长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