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后不久,进入了“革文化的命”的年代,传统文化遭到大范围的严重践踏,昆曲自然也在劫难逃,再次濒临衰亡。
改革开放终结了意识形态方面的限制和扼*,但“一切向钱看”的畸形观念、流行文化的步步进逼也使它长期被边缘化,命悬一线。
斗转星移,随着被列入联合国首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在此前后昆曲艺术节的创办、政府从政策到资金的大力扶持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昆曲迎来了春天,传统剧目的挖掘整理、新剧目的编创演出、演出剧目和场次的增加,青春版《牡丹亭》的横空出世,昆曲社会影响的迅速增加……
作品详细记述了这个变化的过程,史料性强,内容丰富厚重,脉络清晰。即便一个完全的外行人,看过后也能在脑海里勾勒出数十年间昆曲浮沉盛衰的大致轮廓。
但这部作品更值得称道的品格,我以为还是在史料价值之外。
作者之笔直接探入了昆曲艺术本身,始终扣住昆曲的内在灵魂,对其深邃的内涵、独特的气质、动人的情韵,深入发掘,篇页中处处流露出关切、探究、期盼和展望。
昆曲以其精妙绝伦的艺术品位,以其“百戏之师”的历史地位和巨大影响,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精华和典范。
在今天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民族文化的独特价值进一步获得凸显和关注,因此昆曲作为中国艺术的典型代表,在多年的沉寂衰颓之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实在有着逻辑的必然,是时代发展的因果链条上的一个环节。
从更为广阔的背景看,昆曲的走向兴盛,也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宏大交响乐中的一个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