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人质疑与戏谑的目光中,菲利普先生情绪高昂地指着来往船只,大声地说:“如果于勒坐船回来,那将是多么令人兴奋的大喜事啊!”
原来,自从得知于勒赚了大钱后,菲利普先生就把全家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于是乎,于勒肩负起了这家人摆脱贫困,一夜暴富的全部梦想。
生活中,不知多少人像于勒这样,是所有人的主心骨。
在一个家里,总要有一个人挑起生活的重担,承担起全家人的希望。
或许是物质上的要求,或许是子女的前途,或许是长辈们的器重,无论哪一样,都像一座大山压在身上。
年轻时,我们可以轻装上阵,可走着走着就会发现,你的步伐只会越来越沉重。
人到中年,都为自己戴上了面具
大家对于勒的改观,以及菲利普一家重燃的希望,都源自于勒寄回家中的一封信。
在信里,于勒先是说自己赚到了钱,愿意无私地分享给家人们。
紧接着,他说起了十年来在外打拼的“辉煌战绩”。
他说自己走遍美洲大陆后,发现了不错的商机,经过英明决断和苦心经营,终于在伦敦有一家大店铺,从事一项极为重要的买卖。
除此之外,于勒说自己的生活好得很,身体不错,还即将动身去南美洲旅游。
更令人激动的是,信里透露他很快又会赚一大笔钱,不久后就会衣锦还乡。
然而,事实上,这一切都是假的,于勒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十几年来,菲利普一家,除了这封信,连于勒的影子都没见着。
这世上,太多人喜欢把自己伪装起来,说大话,扮体面,好让别人高看一眼。
他们不甘于落寞,放不下面子,又极度渴望成功,但却真的没有本事做出一番事业。
不上不下地卡在成败之间,唯有给自己画一张华丽又虚假的面具,套在脸上扮演成功。
或许是性格如此,或许是被逼无奈,可混迹于茫茫人海,假的真不了,面具总有掉下来的一天。
有钱被人捧上天,没钱被人踩脚下
信寄回来不久,于勒就被菲利普一家夸上了天。
菲利普太太人前人后地说:“于勒,是我见过最能*人。”
菲利普先生,更是打着于勒的招牌,扬言他们即将买下一座风景秀美的别墅。
仰慕于勒的人越来越多,有个小官员,甚至通过与菲利普家的二小姐结婚,以期结识于勒。
可就在于勒被捧上天时,小说最具讽刺性的一幕出现了。
这天,为了庆祝二女儿结婚,一家人坐船去哲西岛度假。
当他们兴致勃勃打算买几个牡蛎吃的时候,菲利普先生仿佛认出了撬牡蛎的老水手就是于勒。
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又向船长确认。
等确认无误后,菲利普先生顿时情绪失控,他愤怒地吼着:“大祸临头了!这个该死的于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