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端淑(约1699年-约1779年),字乐斋,号仪一,眉州 丹棱 (今四川 丹棱县 )人。约生于清圣祖 康熙 三十八年,约卒于清高宗 乾隆 四十四年。 清朝官员、文学家,与 李调元 、 张问陶 一起被后人并称为“清代四川三才子”。 彭端淑十岁能文,十二岁入县学,与兄彭端洪、弟彭肇洙、彭遵泗在丹棱萃龙山的 紫云 寺读书。雍正四年(1726年),彭端淑考中举人;雍正十一年又考中进士,进入仕途,任吏部主事,迁本部 员外郎 、郎中。乾隆十二年(1747年),彭端淑充 顺天 (今北京) 乡试 同考官。
彭端淑(约1699年-约1779年)
丹棱先贤诗歌赏析:彭端淑巜菊花》
孙仲父
金秋敛色众芳空,菊自黄花惜晚丛。
衰柳寒烟三径外,疏篱明月一园中。
曾披清露清如许,又饫霜华韵不同。
采采何人香满袖,堪令寂寞委蒿蓬。
注释
(1)敛色,指光色消失。晋宋~谢灵运巜江妃赋》:“收霞敛色,囬飙拂渚。”
(2)三径,喻隐士所居之处。巜三辅决録》:“蒋翊,字元卿,竹下开三径,惟求仲、羊仲与之游。” 后泛指门前小径。晋~陶潜巜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3)饫,饱也。杜甫巜丽人行》:“犀箐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纷。”
(4)披,本义是覆盖、承载。明~袁宏道《满井遊记》:“柳条将舒未舒,柔枝披风。” 此处是沾湿之义。
(5)委,丢弃。巜孟子~公孙丑》:“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蓬蒿,草野、荒野。金~元好问巜光武台》: “当年赤帝孙,提剑起蓬蒿。”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体裁属于七律。
“金秋敛色众芳空”,首句正面点题。金秋十月,众芳零落,繁华不再,唯有菊花,迎风绽放,摇曳生姿,显得格外耀眼。 “众芳空” 三字,凝练概括,凸显 “此花开后更无花”,堪称全篇诗眼。
“菊自黄花惜晚丛”,菊花又称黄花,盛开于晚秋,大多丛生,丛丛簇簇,故称 “晚丛”。唯其开得晚, 百花纷谢,独展芳华,故尤其值得珍惜。一个 “惜” 字,诗人对菊之喜爱,溢于言表。
首联以 “众芳空” 与“惜晚丛” 作为全诗主线,两相映照,对比鲜明,充分展示出菊花 “不同桃李争高下,独向严霜斗艳开” 的精神品格。高屋建瓴,统领全篇。
“衰柳寒烟三径外,疏篱明月一园中。” 上句描写菊花开放时的环境。时令已然是深秋,柳树早已失去夏日的苍翠与生气,顿见衰飒;向晚时分,暮霭渐次浓密,整个庭院和小径一片萧瑟之气。 “衰柳寒烟” ,重在渲染,铺垫,反衬菊花的风采。
下句则正面抒写菊花的形象。明月朗照,疏落的竹篱筛出长长的瘦影,而菊花在宁静柔和的月光下恣意盛开,更显得妩媚、娇艳。 “一园中” ,整个园圃的无限风光仿佛都让她占尽了!这一句极尽颂扬,与林逋赞美梅花的名句 “占尽风情向小园” 可谓异曲同工。更堪称全诗精警!
“衰柳/寒烟/三径外,疏篱/明月/一园中” ,营造氛围,摹写意象,完全不借助动词形容词之张力而纯用名词组合,但迭加而成的意象却不仅极富蕴意而又画面唯美,读来韵味盎然。
“曾披清露清如许,久饫霜华韵不同。” 颈联紧承“疏篱” 一句而抒写菊花的丰姿和气质。 清晨,菊花的枝叶和花瓣都披撒着晶莹的露珠,显得何等的清新和隽秀!而老幹虬枝却又饱经风霜,自然是傲然卓立,气宇轩昂而不同凡响!
颔颈二联,同是赞美菊花,但章法各异。颔联重在描写,意在烘托渲染;颈联换用议笔,极尽颂扬。明是咏菊,实则借以寄寓诗人的志趣和追求。
“采采何人香满袖,堪令寂寞委蓬蒿。”尾联借用巜诗经》:“采采芣苜,薄言采之” 手法,慨叹世人不知爱惜菊花,随意采摘,恣意践踏,竟让这绝世芳华枯萎零落,空留下一片寂寥,让人徒生伤感。
结句寄意深婉,耐人寻味。
纵观全诗,词采丰华,意象丰满,情感充沛,托物喻人而深有寄寓,不愧为彭端淑咏物诗中的佳作。
作家、诗人孙仲父
孙仲父 笔名听雨轩主
东坡故里之眉州丹棱县人, 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四川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生于1946年,大专文化。出身书香世家,平生酷爱古诗词,闲云野鹤,不知老之将至矣。近二十年来,先后在《中国诗词》、《东坡诗词》、《华西都市报》等多家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诗词两百余首。
所著《大雅堂杜甫两川夔峡诗选注》(与友人合著)、《重建大雅堂赋》均为大雅堂博物馆收藏。近作《唐庚诗百首赏析》(十七万字),著诗集《仰望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