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中最精辟的句子,菜根谭10句经典感悟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8 02:37:14

《菜根谭》是明代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与明代陈继儒的《小窗幽记》、清代王永彬的《围炉夜话》并称“处世三大奇书”。

菜根谭中最精辟的句子,菜根谭10句经典感悟(1)

1.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释义】 一个刚刚涉足社会的人,阅历不深,受到不良习气的影响也少;而阅历丰富的人,各种奸谋技巧可能很多。所以,一个坚守道德准则的君子,与其过于精明圆滑,不妨朴实笃厚;与其谨小慎微曲意迎合,不如坦荡大度。

2.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释义】 有道德有修养的正人君子,他的思想行为应该像青天白日一样光明磊落,没有什么需要隐藏的阴暗行为;而他的才情和能力应该像珍贵的珠宝一样不浮浅外露,从不轻易地向人炫耀。

3. 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

【释义】 面对世上纷纷扰扰追逐名利的行为,不去接近是志向高洁,然而接近了却不受污染则更是品质高尚;面对计谋权术这样的奸滑手段,不知道它的人固然高尚,而知道了却不去用这种手段的人则无疑更为高尚可贵。

4. 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昼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释义】 天地看起来好像很安宁没有什么变动,其实充盈在里面的阴阳之气时时在运动,没有一刻会停歇;太阳和月亮白天黑夜不停地运转,但它的光明自古以来没有改变。所以君子在闲散时要有紧迫感,在忙碌时要有悠闲的情趣。

菜根谭中最精辟的句子,菜根谭10句经典感悟(2)

5.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释义】 在经过狭窄的道路时,要留一步让别人走得过去;在享受甘美的滋味时,要分一些给别人品尝,这就是为人处世中取得快乐的最好方法。

6. 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

【释义】 交朋友要有几分侠肝义胆的气概,而做人处事也要存着一颗天真无邪的赤子之心。

7. 宠利毋居人前,德业毋落人后,受享毋逾分外,修为毋减分中。

【释义】 获得名利的事情不要抢在别人前面去争取,积德修身的事情不要落在别人后面,对于应得的东西要谨守本分,修身养性时则不要放弃自己应该遵守的标准。

8.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释义】 为人处世能够做到忍让是很高明的方法,因为退让一步往往是更好地进步的阶梯;对待他人宽容大度就是有福之人,因为在便利别人的同时也为方便自己奠定了基础。

9.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

【释义】 一个人即使立下了举世无双的汗马功劳,如果他恃功自傲自以为是的话,他的功劳很快就会消失殆尽;一个人即使犯下了滔天大罪,能够浪子回头改邪归正的话,那么他的罪过也会被他的悔悟所洗净。

菜根谭中最精辟的句子,菜根谭10句经典感悟(3)

10. 事事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招外忧。

【释义】 如果做任何事都能留些余地,那么全能的造物主就不会忌恨我,鬼神也不能对我有所伤害。如果做事情一定要做到极点,求取功名一定要得到最高,那么即使内部不发生变化,也必然会招来外面的忧患。

11.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释义】批评别人的过错不要太严厉,要顾及到别人是否能够承受;教人家做善事,也不要要求过高,要考虑对方是否能够做到,不要使其感到太困难。

12. 用人不宜刻,刻则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滥,滥则贡谀者来。

【释义】 用人不应该苛刻,如果用人苛刻,那些想前来效力的人也会因此离去;交朋友不应该太滥,如果交朋友太滥,那么善于逢迎献媚的人都会设法来到身边。

13. 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

【释义】 人间世情的反复变化不定,人生之路曲折艰难充满坎坷。在人生之路走不通的地方,要知道退让一步让人先行的道理;在走得过去的地方,也一定要给予人家三分的便利,这样才能逢凶化吉,一帆风顺。

14. 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释义】 对待心术不正的小人,要做到对他们严厉苛刻并不难,难的是不去憎恶他们;对待品德高尚的君子,要做到对他们恭敬并不难,难的是遵守适当的礼节。

菜根谭中最精辟的句子,菜根谭10句经典感悟(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