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迁文言文断句,孟母三迁的文言文节奏划分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8 03:27:34


孔子曾经说过:“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意思是与有仁德心的人相处才是完美的,如果有人不做这样得选择,怎么能是明智的人呢?说的也是是环境对成长的影响。


孟母三迁文言文断句,孟母三迁的文言文节奏划分(5)


现代社会也时常演绎着“孟母三迁”的故事。

现在如火如荼的“陪读”、出国潮等现象就是最实际的例子。为了给孩子一个更有利于成长的环境。父母不惜花重金,放弃工作,放弃熟悉的环境,到外地甚至外国陪孩子读书。

还有一个更加典型的现象就是“进名校”——自认为自己很有教育理念的家长都会不惜一切地将孩子送到所谓的“名校”中去。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就开始有了这样的思想:

上小学要进“重点小学”,上中学要上“重点中学”,只有这样才能进入“名牌大学”。

固然“名校”的师资条件和学习氛围是会优于一般的学校,但是家长也应该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否也是受攀比思想的影响,为了所谓的“面子”,给孩子平添了很多压力呢?


孟母三迁文言文断句,孟母三迁的文言文节奏划分(6)


“子不学,断机杼”,依然说的是孟子的故事。

在孟子年龄稍微大一些的时候,有一次读书厌倦了,他就逃学回家了。(看来谁都有淘气的时候。)

当时他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就问他:“你学习怎么样了?”

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跟过去一样。”(还那样!)

孟母十分生气,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把织布用的梭子折断,扔在了地上。

孟子看见这样害怕了,赶忙问为什么。

孟母说:“我织布要一根根一寸寸的织,才能完成一匹布。你的学习也像织布一样,只有不分昼夜的不断学习,才能有所成就。如今你学业未成,就厌倦了,就像我刚才折断的梭子一样,没有梭子,还能织布吗?这是前功尽弃呀!”

孟子听了很受触动,从此每天都勤奋学习,再也没有停顿。

后来他拜子思门人为师,成为孔子儒家学说的继承者,被后代人尊为“亚圣”。

同时,这个故事也再一次形象地说明了“贵以专”的道理。


孟母三迁文言文断句,孟母三迁的文言文节奏划分(7)


在我国古代的家庭教育史上,母亲在教育子女中的地位和作用,极其重要,孟母和岳母都是其中的楷模人物。她们重视子女教育并且教子有方,被后来的人们誉为“母仪”。

有人将我国古代母亲的教育方式概括为五个方面:

一、注重言行:母亲的言行将对子女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我国古代的母亲很注意在子女面前的言行举止。

二、注意环境:《颜氏家川》中说:“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行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小时候所受的环境影响,会自然而然形成品德。

三、反对溺爱:古时强调母亲不能对子女娇惯溺爱。“慈母败子”成为古代母亲的座右铭。

四、寓教于喻:古人特别注意在教育儿童中运用比喻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某些道理。

五、教子清廉:进入仕途是古代绝大多数知识分子的选择,我国古代的母亲教训他们的为官清廉,不能凭借职权贪污受贿。

这在现在社会依然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孟母三迁文言文断句,孟母三迁的文言文节奏划分(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