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姜尚、伊尹的遇合,让李白不再迷茫,对未来有了信心。回到现实的他,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前路崎岖,歧途甚多,哪一条路,才是他该走的人生路?
倔强、自信的李白,绝不会在离别之际,在好友面前,表现自己的气馁。李白以十四句,八十二个字的七言歌行,百步九折,李白摆脱苦闷的心路历程,对未来的不断探索,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跃然纸上。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几经反复,境界顿开的李白,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摆脱了彷徨苦闷的心情,唱出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前路障碍重重,不惑之年的李白,深信自己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六】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劝学诗 朱熹〔宋代〕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公元1196年,朱熹为了躲避权臣韩侂胄之祸,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等人,来到新城。在武夷堂讲学,写下这首劝学诗。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以切身体会告诫年轻人,要爱惜时间,刻苦学习。时光易逝,人生易老;学习艰难,学问难成。所以要惜时,珍惜美好的年华,趁着年轻努力学习,切莫让时光从身边悄悄溜走,一事无成。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以敏锐、细腻的笔触,将光阴似箭、时不我待,岁月易逝这些抽象的概念,投射在池塘春草梦未觉,阶前梧桐忽秋声,贴切自然,从而使“一寸光阴不可轻”的主题得以更鲜明的体现,给读者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朱熹的劝学诗,通过春草梦未醒、阶前梧叶已落来比喻光阴转瞬即逝,告诫青年人应珍珍惜光阴,努力向学。人生苦短,此时努力,将来才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蹉跎人生。青春易逝,学问难成,既是劝人,亦是自警。
【七】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白鹿洞二首·其一
王贞白〔唐代〕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白鹿洞,并非洞,而是山谷间的一方坪地。中唐李渤曾在此读书,以白鹿为伴,故名“白鹿洞”。位于江西省境内,在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南。白鹿洞青山环抱,绿树成荫,环境优雅静谧。
“读书不觉已春深”,可见读书之专心,以致忽视了时光的流逝,不知不觉已到春末。诗人读书入神,所以觉得光阴太快,知识学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