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作这首《天狗》时,郭沫若正在日本留学,他在日本接触到了现代的科学思想和人文理念。他一边学习西方文化,一边把自己对世界的自我认知用以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天狗》多次被选入课本,然而它却让人难以理解,而且读起来重复拗口,丝毫没有逻辑可言,更像是一个疯子的风言风语,可是它却在文学界有着很高的评价。
全诗共分为四个小节,它于中国古典诗词的表达方式有着明显的不同,他的表达创作方式是诗词历史中划时代的改变。这首诗以浪漫主义为基调,它有着独特的表达方式,在诗中强调了冲破传统思想的禁锢以来追求新时代的理想观念。
闻一多曾说:五四时期的青年“心里只塞满了叫不出的苦,喊不尽的哀。他们的心也快塞破了。忽地一个人用海涛的音调,雷霆的声响替他们全盘唱出来了,这个人便是郭沫若。
这首诗不仅诗体现出了郭沫若别具一格的创作方式,更是通过这没有条理可言的诗句讲述了一个奇幻且有意味的故事。诗中的“天狗”其实就是郭沫若自己,表达了他满腔热血,难以控制迫切想要冲破禁锢,迈向自由的心情。
可以肯定地说,《天狗》不仅是表达了郭沫若自己的精神,更是表达了当时那代人的精神追求。集中的表现出了当时新青年倡导科学,追求民主自由的时代精神,这应该便是它多次被选入课本教材的原因。
参考资料:《独步诗坛的千古绝唱──<天狗>欣赏》、《郭沫若<天狗>一诗的三种解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