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教案初中语文,初一语文黄河颂作业设计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8 05:50:55

  1.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反复诵读诗歌, 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2. 学习批注诗歌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 把握诗歌抒情方式, 体会诗歌的意境。 3. 感受诗歌中的黄河形象, 领悟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 解作者和作品及写作背景, 感受歌词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爱国感情, 激励学生像 黄河一样伟大坚强, 不畏困难, 积极进取, 成为祖国的栋梁。 语言运用: 利用字典 , 掌握生词, 培养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 思维能力: 自学理解内容, 解决相关问题, 自己不懂得内容请提出来课堂上讨论解决, 养成积极思考 的习惯。 审美创造: 反复诵读诗歌, 体会诗的内在旋律, 感受诗的节奏美, 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 【课时安排】 共 1 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关于黄河的诗句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 王维《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尽 , 黄河入海流。 —— 王之涣《登鹳雀楼》 九曲黄河万里沙 , 浪淘风簸自天涯。 —— 刘禹锡《浪淘沙》 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 李白 《将进酒》 黄河在民族文化中的特点: 气势磅礴, 恢弘大气。
  2.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 世界第五长河, 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黄 河长达 5464 千米。 从高空俯瞰, 它非常像一个巨大的 “ 几 ” 字。 上、 中游分界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 河口镇, 中、 下游分界点是河南省的旧孟津。黄河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 注入渤海。 干流贯穿九个省、 自治区, 分别为: 青海、 四川、 甘肃、 宁夏、 内蒙古、 陕西、 山西、 河 南、 山东, 注入渤海。 年径流量 574 亿立方米, 平均径流深度 79 米。 历史上著名的的黄河战争 由于黄河特殊的地理位置, 古往今来, 这里都是战略要地。上下五千年发生了若干战役, 如牧野 之战、 官渡之战、 巨鹿之战等, 黄河天险更是一道天然防线。 抗战中的黄河 抗战时期, 日军曾发动多次渡河战斗, 都未能成功。黄河一度成为阻击日军的天然防线, 也是抗 战军队强大的帮手。 黄河一直被中国人视为母亲河,它奔流到海,激昂澎湃。它承载着中华儿女的根基和血脉,见证 着中华民族的荣辱兴衰。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黄河颂》, 一起来感受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 精神。 【 了解作者】 光未然 (1913 — 2002), 原名张光年 , 湖北光化 ( 今老河口西北 ) 人 , 诗人、 文学评论家。 1927 年在家 乡参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30 年代起从事进步戏剧活动和文学活动,积极参与抗日救亡活动。 1 939 年, 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 经冼星海谱曲后, 这部音乐作品响彻中华大地, 激发了中国军民抗日 热情。 【写作背景】 当抗日烽火燃遍中国大地时, 诗人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 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于是, 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豪迈的赞歌。
  3. 【词语】 摇篮: 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发源地。这里指黄河是中华民族生存的源 地。 滋长: 生长, 产生(多用于抽象事物) 。 澎湃 ; 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4. 宛转: 弯弯曲曲地流过。 屏障 : 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新课讲解】 一 美美的听 播放《黄河颂》音频, 让学生仔细聆听, 进入诗中雄浑壮阔境界, 并谈谈感受。 激情、 澎湃、 有气势、 有力量…… 二 深情的读 一读: 读出节奏与重音, 把握好语速和语调。 二读: 有感情的朗诵, 把握诗的内容, 领悟诗的意境,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 黄河本身就是一部 中国历史, 母亲河 —— 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 请深情体味读出感情。 ) 三读: 小组之间相互交流朗读, 让小组的其他同学给你提出指导性的意见。 朗读提示: ( 1 )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 ” 总领下文, 停顿要稍长一些; 后面的四个分句应越读越激昂, 表现黄河的气势 ( 2 ) 短句要读出气势。 如“伟大而坚强, ” “望黄河滚滚” “掀起万丈狂澜” 。 ( 3 ) 动词 “掀” “劈” “奔” 重读 ( 4 ) “ 啊! 黄河! ” 重复三次, 三个 “ 啊 ” 要读得深沉, 声音要延长, “ 黄河 ” 要读得高昂, 表明在歌颂 ( 5 ) 最后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 , 充满战斗的决心, 要读得铿锵有力 ( 6 ) 全诗应读出国难当头, 中华民族正处于危机之中的悲壮情怀, 读出热血沸腾、 壮怀激越的 情感 划分层次, 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 交代演唱主题, 确定演唱基调。 第二部分: 全诗的主体部分, 从望黄河到颂黄河, 最后发出学习黄河精神的誓言。 三 细细的品……

黄河颂教案初中语文,初一语文黄河颂作业设计(1)

黄河颂教案初中语文,初一语文黄河颂作业设计(2)

黄河颂教案初中语文,初一语文黄河颂作业设计(3)

黄河颂教案初中语文,初一语文黄河颂作业设计(4)

黄河颂教案初中语文,初一语文黄河颂作业设计(5)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