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完整教学设计,琵琶行 教学实录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8 07:35:29

琵琶行完整教学设计,琵琶行 教学实录(1)

教学目标

1.了解白居易甫生平,写作背景,知人论世

2.赏析诗歌描写音乐的独特的艺术手法

3.梳理文脉,解读情感,感受文学形象的人性美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首歌曲《阿刁》。请学生用语言描述听歌的过程和感受。

教师展示自己听歌后写的文字:“一曲《阿刁》从高潮处跌落,近尾声。张韶涵天籁一般的歌声,从遥远的高原带着浓浓的藏族气息扑面而来,惊艳了我的耳朵,给人以蓝天中白云上漫步之感。干净透亮,高亢有力的声音仿佛是青藏高原上一飞冲天翱翔高空的雄鹰。温柔多情、深沉低吟的声音,仿佛是草原上流淌的清澈、迂回、缠绵的小溪。一曲终了,热泪无声地从眼角滑落到腮边。”

在匠人眼中,那棵树是废材。一如在很多人眼中,阿刁就是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女孩。但是作为这世间的每一个存在,连一棵树,一棵草,一朵花,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自己的生命。(详见576《甘于平凡,却不甘于平凡的溃败》)

用语言表达我们听到的音乐,难度很大。让我们一起走进写音乐的千古诗篇《琵琶行》,学习如何在叙事、描写中展现音乐。

琵琶行完整教学设计,琵琶行 教学实录(2)

二、白居易档案,知人论世

1.关于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的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曾与元稹一起进行诗歌改革,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尤其以讽喻诗和闲适诗为重,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3073篇诗文。诗歌通俗易懂,风格质朴浅切。

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提出了著名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白居易的讽喻诗追求“兼济”思想,揭露社会问题,如《轻肥》一诗描写大臣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美味,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闲适诗追求“独善”,讲究淡泊品格闲逸悠然的情思。如“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与元九书》),对后世文人的退避政治、明哲保身,归于佛老、效法陶潜有深远影响。

琵琶行完整教学设计,琵琶行 教学实录(3)

2.白居易的故事:

白居易西湖修白堤,疏浚六井。白居易刚到杭州做刺史,一心一意西湖治理工程。在西湖东北岸筑成捍湖大提,有效地蓄水泄洪。

长安居大不易的故事。白居易刚刚考中进士,但名声不大,就拿着歌诗拜见顾况。顾况看完他的名字笑了说“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但是当他打开白居易的读至《赋得古原草送别》看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时,又说:“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一生痴恋湘灵。居易11岁,因战乱,随母迁至父亲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符离(今安徽省宿县境内)。与比他小4岁的邻居湘灵相识,成为了玩伴。白居易19岁、湘灵15岁时,两人便开始了初恋。遭到母亲反对,白居易以不结婚为抗争18年。37岁,母亲以死相逼,娶了同事的妹妹。从此思念湘灵,但对妻子无真情,后遭贬江州,遇到终生未嫁的湘灵,两人抱头痛哭。白居易为她写过很多诗歌。(《邻女》、《寄湘灵》、《寒闺夜》、《长相思》《冬至夜怀湘灵》、《感秋寄远》、《寄远》《夜雨》、《感镜》。

3.写作背景

白居易政治上被贬江州。

琵琶行完整教学设计,琵琶行 教学实录(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