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作家圈,钟阿城出了名的会讲故事。
有人说《棋王》是阿城的巅峰之作。
故事的主人公,叫王一生,从小痴迷下棋。
可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下棋很奢侈。
大家都劝他好好念书,不要整日沉迷于棋局,甚至连他母亲都觉得他不务正业。
但不管旁人如何劝说,他依然坚持追求内心所爱,终成一代棋王。
人活着随大流容易,难的是活出自我。
就像阿城自己说的:“我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且以这种方式活着。”
遇到困难,坚守本心
王一生出生在一个贫寒家庭。
母亲在印刷厂工作,每天放学后,王一生就帮着母亲叠书页子。
偶然的一个机会,他看到了一本讲象棋的书,看得津津有味。
可是贫苦人家的孩子,想要买一副像样的棋子难如登天。
虽然没钱买棋具,但王一生对下棋的热爱只增不减。
每天放学后,他就跑到街上看人家下棋。
没钱买棋,就用硬纸剪了一副棋,没日没夜地练。
下熟了又每天到街上和别人下棋,有时一下就一个晚上,饭也不吃。
母亲见王一生痴迷下棋,生怕他耽误学习,不让他下,甚至跪下来跟他说:“下棋不能当饭吃,你若不好好学习,妈就去死。”
为了让母亲安心,他每天都安排好功课,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但只要有空,他就去找人下棋。
就算没有棋,他就在心中走棋。
在农村劳务时,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但他也从未放弃,一路找人下棋,研磨棋艺。
最终,他的棋道汇道禅于一炉,神机妙算,先声有势,后发制人,遣龙治水,气贯阴阳,可称棋王。
有人说:“王一生活出了我们想要的样子。”
或许,我们不是想要像他一样深谙棋道,成为一代棋王,而是想要像他那样活出自我的坚定与坦然。
他全力以赴研究棋道,掌握其中精髓,活得自洽与自足。
这份坚定,帮助他消弭了生活带来的困苦与折磨,也让他借由此信念逃脱了生道的残酷与慌乱。
大千世界,想要活出自我,并不容易。
有的人走着走着,被重重困境裹挟,忘了初心,有的人走着走着就随了大流。
人生最美的姿态,或许不在于“攻”,而在于“守”,守着本心,即便遇到困难,也无所畏惧。
在生命的土壤里扎根,去耕耘、去沉淀、去坚持,终成自我。
来源:全景视觉
面对非议,坚持自我
村上春树说:“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
中学时,王一生到外省参加交流活动,因为爱下棋,就找当地的马路棋手对弈,没想到被扒手盯上。
他在哪下棋,扒手就在哪摸包。
于是,王一生被当作同伙,一齐绑去审问。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王一生犯事的消息传遍各校。
很多人认为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才让扒手有机可趁。
同学们觉得他玩物丧志,纷纷远离。
老师们则可惜他沉迷下棋误了前程。
王一生却并不在意,依然视棋如命,回城后继续找城内名手邀战。
一次,城里有个国内名手,摆一副古时留下的残局让他走。
他竟很快就破局胜出,名手震惊,要收他为徒。
对别人来说求之不得的机会,王一生却说:这残局我走通了,你却不会,我为什么要做你的徒弟?
一时之间,他桀骜不驯的名声又传播开去。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他却对一位捡烂纸的老头顶礼膜拜,经常去讨教棋道。
很多人谈起此事都纷纷摇头,所谓“良禽择木而栖”,王一生太不识抬举。
甚至有人当面嘲讽他:鼻窟窿看天——有眼无珠,小心误入歧途。
面对众人的非议,他依旧驰骋棋盘,越下越精,难逢敌手。
王一生的种种“不合时宜”,却展现了自我的光辉,任你东西南北风,我自屹立不动摇。
也正是这腔热血和执着,才能让他心无旁骛地向天下人学棋,最终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荷马有言:“追逐影子的人,自己就是影子。”
如果老是在意别人的看法,追随他人的步伐,到最后也走不出属于自己的路。
人活一世,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而活,那还有谁会为你而活。
唯有不忘初心,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果断地勇往直前,终会一寸寸脱离沉重的压力,活出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