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集读书心得体会,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500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8 08:38:00

朱自清散文集读书心得体会,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500(1)

朱自清是大家熟知的散文名家,他的《背影》、《荷塘月色》等作品,读过初中的人都知晓。

最近偶然读到朱自清《欧洲之旅》一书,主要讲的是作者在上世纪30年代赴欧洲旅游期间的所见所闻。书中文章在用词及文风上平实质朴,娓娓道来,于是我思考一个问题,好文章究竟具备哪些特征?何谓好文章?

很难说出什么是好文章,但就本书而言,其文章的风格,个人觉得有一些自身独有的特点,结合对于写作这一命题的思考,有以下一些归纳:

一,就文章内容言,并非写就全貌,而是时而写其大略,时而写其细节

如果我们去一个地方旅行,回来之后要写一篇游记类文字的话,第一个要考虑的问题便是:将其地方之全貌统统涉及,还是只写印象深刻的几个点?若只写几个点,会不会太小太少,让人产生挂一漏万之感?其实这牵扯一个选材的问题,不只是写作,其他艺术形式如电影等,也会涉及,你表现一个人物,怎么拍,拍那个角度那些素材?有时候全貌写的太多,反倒无法突出重点,有时为了突出重点,又显得偏颇不全,这是一个很难拿捏的问题。

读朱自清作品,我感觉他写的局部多一些,整体少一些,他的文字,并不见得非得介绍一个地方的历史和整体,还是以看到的能留给自己感动和震撼的点,作为写作的切入点,来展开情感的表达和抒发。

分析一下的话,这么写大概是因为,作文本身是为了表达情感,不是为了介绍景点,情感,不论在什么时候,都是第一位的,哪怕只写了一个点,真情实意,情感饱满,一样能够打动人。

朱自清散文集读书心得体会,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500(2)

二,语言上,可以个性化一些,按自己的用词习惯写作

有时候写文章,总会遇到一个用词上的疑问,这样用词别人能看懂吗?是不是太个性化了?会不会被人误会用词不当?

不知道是20世纪初语言习惯的原因,还是其他缘故,朱自清的文字有很多个性化的用词,但连系上下文看,其意思你也一定看得懂,并不影响理解。

所以一篇文章,其作者应该有这个主动权,他可以尽情地发挥,自由地舒展自己的词语能力,只要不影响全文的流畅阅读,不影响情感的充分表达,也不过于为了标新立异而制造奇异,用词个性化一点也不是不可以。

尽管绝大多数人用词,都是常见词语之排列组合,但还是各人有各人的风格,各人有各人的味道,文风这回事,一读就能感觉出来,谁的文字,谁的风格,都有自己的性格,这是文章的性格和个性。

三,整体立意上,把心中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越精准越好

不同的文章有好坏之分,水平有高有低,但是背后的那一份情感,应该是一样的,作者的情感本身,没有优劣之分,没有高低之别。这就为文章以情动人,打下了客观的“精神基础”,世人不缺情感,缺的是把情感准确表达出来的技巧和诚实劲。

朱自清散文集读书心得体会,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500(3)

情感与情感的差距,可并没有写文章的差距那么大。把这种自身对事物的强烈感知,用语言文字非常精准地表达出来,就是文章的本质。从这个意义上看,每个人都具备写文章、创作的基础,或者说物质基础、情感来源。

有时候,我们表达一种情绪,一个想法,总感觉词不达意,没有说到位,这就是没有十分精准地表达自己,从这个层面来看的话,所谓的好文章,好像就是无限接近你想要表达的那个情绪的句子的组合,至于是不是华丽,够不够深刻,好像都是次要的,不是问题的本质。古代作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认为情感是作文的核心要素。

把内心的情感非常准确地表达出来,至少在情绪传达这个层面,已经做到位了,如果说精准的情感表达占80的话,华丽与否等外表的修饰,就占20。文章的本质应该和说话一样,是为了交流感情,这一目的出色完成的话,至少合格了。

作文大概和唱歌有相似的地方,以情为先,有的人唱歌并不十分动听,但是如果是真情实感,表达出来时也能打动人,且听者一下子就能分辨出来。而有的人唱歌技巧很足,委婉到位,但如果情感不能投入进去,听者总是能感觉到缺了什么。当然既有情,又有技巧,又有修饰,声情并茂,那只最高的境界了。

朱自清散文集读书心得体会,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500(4)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