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ǐrényōutiān
38.杞 人 忧 天
qǐguóyǒurényōutiāndìbēngzhuì,shēnwángsuǒjì,fèiqǐnshízhě。yòuyǒuyōubǐzhīsuǒ
杞国有 人忧 天 地崩 坠①,身亡所寄②,废 寝 食 者。又有忧 彼之 所
yōuzhě,yīnwǎngxiǎozhī,yuē:“tiān,jīqìěr,wúchùwúqì。ruòqūshēnhūxī,zhōnɡrì
忧者③,因往 晓之④,曰:“天, 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⑤,终日
zàitiānzhōngxínɡzhǐ,nàihéyōubēngzhuìhū?”
在 天 中 行止⑥,奈何忧 崩 坠 乎?”
qírényuē:“tiānguǒjīqì,rì、yuè、xīngxiǔ,búdāngzhuìyé?”
其人 曰:“天果积气⑦,日、月、星宿⑧,不当 坠邪?”
xiǎozhīzhěyuē:“rì、yuè、xīngxiǔ,yìjīqìzhōngzhīyǒuguāngyàozhě,zhīshǐzhuì,
晓 之 者 曰:“日、月、星宿,亦积气 中 之 有 光 耀 者,只使 坠⑨,
yìbúnéngyǒusuǒzhōngshāng。”
亦不能 有 所 中 伤⑩。”
qírényuē:“nàidìhuàihé?”
其人曰:“奈 地坏何⑪?”
xiǎozhīzhěyuē:“dì,jīkuàiěr,chōngsāisìxū,wúchùwúkuài。ruòchúbùcīdǎo?
晓 之 者 曰:“地,积块耳, 充 塞 四虚⑫,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⑬?
zhōngrìzàidìshànghángzhǐ,nàihéyōuqíhuài?”
终 日在地 上 行止⑭,奈何忧其坏⑮?”
qírénshěrándàxǐ,xiǎozhīzhěyìshěrándàxǐ。
其人 舍然大喜⑯,晓之者亦舍 然大喜。
(《列子·天瑞》三下p30[日积月累])
【作家作品】
列子,生卒不详,名列御寇,战国时期郑国圃田(今河南郑州市)人,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著有《列子》一书。
《列子》又名《冲虚经》,是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卷,早佚。今本《列子》,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后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全书八篇,一百四十章,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
【注释】
①杞:春秋时国名,在今河南杞县。崩坠:崩塌,坠落。
②身亡(wú)所寄:没有地方存身。亡,同“无”。寄,依附,依托。
③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忧,忧愁、担心。
④晓:告知,开导。
⑤若:你。屈伸:身体四肢的活动。
⑥行止,行动和停留。
⑦果:如果。
⑧星宿(xiù):泛指星辰。
⑨只使:即使。
⑩中(zhòng)伤:伤害,打中击伤。
⑪奈地坏何:那地坏了(又)怎么办呢?
⑫四虚:四方。
⑬躇(chú)步跐(cǐ)蹈:泛指人的站立行走。躇,立;步,行;跐,踩;蹈,跳。
⑭行止:行动和停止。
⑮奈何:为何,为什么。
⑯舍(shì)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同“释”。
【说说意思】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因此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日月星辰不应当坠落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个人又说:“那地坏了又怎么办呢?”
开导他的人说:“地,土块堆积成的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消除忧虑,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消除忧虑,很高兴。
【诵读点拨】
对我们未知的领域提出疑问,勇于探索的精神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面对无法改变或者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也没有必要过度的担心。对待事物,应该多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多往好处想,无需自寻烦恼。
【拓展阅读】
人有亡斧者
人有亡斧者①,意其邻人之子②。视其行步,窃斧也③;视其颜色④,窃斧也;听其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者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斧⑤,他日⑥,复见其邻之子,其行动⑦、颜色、动作皆无似窃斧者也。
(《列子·说符》)
[注释]
①亡:丢掉,丢失。者:……的人。
②意:同“臆”,估计,怀疑,猜想。
③窃:偷盗。
④颜色:表情。
⑤俄而:一会儿,不久。抇(hú)掘。谷:山谷。
⑥他日:另一天。
⑦行动:走路的姿势。
[说说意思]
有个丢了一把斧子的人,怀疑是他的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他看到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脸上的神色,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像是偷斧子的;一举一动,没有一样不像是偷斧子的人。不久,他挖掘山谷(土地时)却找到了自己的斧子。第二天,又看见他邻居的儿子,就觉得他的行为、表情、动作,都不像偷斧子的人。
[谈谈理解]
看待世界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去观察,主观成见是认识客观事物的障碍。当人以成见去待人接物时,必然不能客观公正。
[背背练练]
宋有富人,天雨(yù)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fǔ)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韩非子·说难》)
成语: 智子疑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