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义和团运动的意义,义和团运动对后人的激励作用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8 14:22:24

义和团运动,是指19世纪末发生在中国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农民运动,这场曾经轰轰烈烈的运动,虽然在背信弃义的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的内外夹击下,最终功败垂成。但其造成的社会影响重大,而且历史意义非常深远。

评价义和团运动的意义,义和团运动对后人的激励作用(1)

义和团运动画本

下面就来详细破解这一论题。

一、先遭清廷镇压,后被其利用

义和团的前身叫义和拳,1897年,山东冠县梨园屯村民与当地的教堂,因历史上的土地纠纷引起了冲突。威县梅花拳师赵三多应这些村民的邀请,前往援助。后赵三多将梅花拳改名为义和拳,以“反清复明”为口号,组成了反对满族统治的民团。

它的兴起与当时的部分秘密团体一样,遭到了清朝政府的镇压,为了方便清剿,山东巡抚张汝梅上奏朝廷,认为义和拳本属乡团,建议“改拳勇为民团”。这样“义和团”的名称就由清廷正式“命名”。

1898年10月,根据当时的国情,又为了麻痹朝廷,赵三多等人在冠县蒋家庄(今属河北省威县)竖起“扶清灭洋”的旗帜“起义”,但最终还是遭清军镇压而失败了。

评价义和团运动的意义,义和团运动对后人的激励作用(2)

义和团运动概念图

赵三多的“义和拳”虽然被镇压了,但山东各地的“义和拳”纷纷树起“天下义和拳兴清灭洋”旗帜,宣布响应赵三多,正式开始起义。当时的山东巡抚是毓贤,他仇视外国侵略者,对民众反洋教斗争比较同情,于是,就对义和拳采取剿抚兼施,以抚为主的措施。其态度遭到外国敌视,在列强的重压下毓贤被革去职务。由袁世凯就任山东巡抚,他对义和团始终持敌对态度,在其上任后,就严格限制义和团的活动,并将朱红灯、心诚和尚、于清水等义和团首领*害。

1899年在山东遭遇不利情况后,义和团开始向直隶等地转移。清政府仍然严禁义和团,先后派出多批军队参与镇压。直至毓贤离职后到北京觐见慈禧太后,向她提出招安义和团。戊戌政变后完全控制朝廷的慈禧,正好对西方反对她废黜光绪感到十分不满。

于是在1900年1月,慈禧不顾西方外交人员的抗议,发布了维护义和团的诏令。直隶总督裕禄则由本来剿灭义和团,转变成扶助义和团了。除了向团民发放饷银外,裕禄还邀请义和团的首领大师兄到天津开坛聚众。于是山东的拳民大量涌入直隶。

评价义和团运动的意义,义和团运动对后人的激励作用(3)

慈禧太后

1900年6月17日,猖狂的外国联军攻占大沽口炮台。慈禧收到此消息的同时,得到个虚假情报,说是外国人要求她归政于光绪。因此,慈禧的态度转为彻底支持义和团及向洋人开战。她的目的是要利用义和团来抵制洋人入侵。

二.朝廷战败后翻脸,内外夹击被镇压

慈禧命刚毅、载漪、载勋、载濂、载澜统领义和团,载勋任步军统领九门提督,义和团迅速得到了壮大,开始与清军一起英勇的向外国联军正式宣战。这就引发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最终因清军与义和团使用的是长矛、大刀等传统器械,而外国侵略者则拥有长枪、利炮等先进武器,虽然我方人员多于敌方,结果清军与义和团还是在守卫北京的战争中惨遭失败。

评价义和团运动的意义,义和团运动对后人的激励作用(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