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诗作素来语言平易,通俗易懂,这首生活诗亦是如此,无论写景色或生活场景,都如信口吟来,自然无雕琢,令读者如亲眼所见。
正是晚春初夏时节,诗人于某个傍晚漫步于池畔。池塘因雨水充沛而充盈,池边的树木绿叶繁盛,绿荫交错,不远处随意横卧着几只小船,周围人家的门前篱笆疏疏落落,这一切都给人闲适恬静之感。
而诗人的日子也过得十分闲适,没有觥筹交错、俗世纷争,闲暇时静静地抚一抚琴,取一杯佳酿闻香品味,不时与稚龄孙儿说笑逗趣——一个“慵闲”,一个“娇”,将诗人含饴弄孙的闲居生活刻画得鲜明而传神。
晚晴
【唐】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李商隐从开成三年(838)入赘泾原节度使王茂元(被视为李党)以后,便陷入党争之中,一直遭到牛党的忌恨与排挤,后来宣宗继位,他只好离开长安,跟随郑亚到桂林当幕僚,这首诗就是此时写下的。
这是一首有寓托的诗,写作手法更接近于“在有意无意之间”的“兴”,诗人在登高远眺之际,触景生情,展开联想,情景交融,进而将瞬间的内心感受融化在了对晚晴景物的描写当中,因此显得自然天成,不着痕迹。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这句话告诉读者,诗人在初夏凭高远眺所见的晚清。初夏的岭南多雨久雨转晴,傍晚云开日霁,万物顿觉增彩生辉,人的精神也为之一爽。“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然而诗人并没有描写晚晴的景象,而是提到生长在幽暗处不被人注意的小草,并写出自己对晚晴的独特感受,将“幽草”人格化,进而想到自己的身世,开始为目前遇到的幸运和往昔的厄运感慨,提出对于美好和短暂事物的珍重,表达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雨后晚晴,云收雾散,凭高览眺,视线更为遥远,虽然光线微弱,但还是给人带来了喜悦和安慰。“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飞鸟归巢,体态轻捷,这里的越鸟归巢,带有自况意味,也让读者看到了一个精神振作的诗人。
侍宴
【南北朝】徐陵
园林才有热,夏浅更胜春。
嫩竹犹含粉,初荷未聚尘。
承恩豫下席,应阮独何人。
这是一首侍宴应和之作,诗人以清新奇丽的笔墨描绘出一幅竹新笋嫩、莲苞欲绽的初夏图景,即为侍宴的背景。最后两笔将自己类作应玚、阮瑀,既赞颂了萧氏,又凸显了几分自信和张扬。
“园林才有热,夏浅更胜春。嫩竹犹含粉,初荷未聚尘。”初夏,园林之中,新竹还含着如霜的竹粉,芙蓉花含苞待放,俨然一派春日图景,暖意微微。“嫩竹”与“初荷”互成对仗,新绿和黛粉的融汇将这初夏的园林装点得更加清新怡人,诚如诗人所说的“更胜春”。“承恩豫下席,应阮独何人。”蒙承上意,才得以入坐下席,这份恩宠就像汉时曹操对待应玚和阮瑀一样。“承恩豫下席”点明侍宴诗的主题,诗人以应玚、阮瑀侍宴曹操比自己侍宴萧衍,表明对梁国的忠心,而“应阮”的自比,又略显轻狂张扬。
游开元精舍
【唐】韦应物
夏衣始轻体,游步爱僧居。
果园新雨后,香台照日初。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符竹方为累,形迹一来疏。
此诗当作于诗人在长安任职时。
“夏衣始轻体,游步爱僧居”,凉爽的夏装使身体轻快,信步来到熟悉的开元精舍。
“果园新雨后,香台照日初”,雨过天晴,太阳照在香台上,果园一片清新明丽。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浓郁的树荫使白天也显得非常幽静,孤零零的花朵,还展示着春天的余韵。
“符竹方为累,形迹一来疏”,寺院周围长出了很多竹子挡住了视线,使诗人觉得这个过去经常来的地方有些陌生。(因郡守职务所累,无暇出游,这个过去经常来的地方竟显得有些陌生了。)
寄皇甫七
【唐】白居易
孟夏爱吾庐,陶潜语不虚。
花樽飘落酒,风案展开书。
邻女偷新果,家僮漉小鱼。
不知皇甫七,池上兴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