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故事及寓意,自相矛盾故事说明什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5-01 07:38:41

自相矛盾故事及寓意,自相矛盾故事说明什么(1)

小时候学过一个成语叫自相矛盾,这个词出自于《韩非子》这本书里,有个卖矛和盾的楚国人夸他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任何锋利的东西都穿不透它。然后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什么坚固的东西都能刺穿。

有个路人问他:用您的矛来刺你的盾结果会怎样呢? 楚国人哑口无言了。

我看过一个幽默段子,竟然把成语故事的结尾给改了:楚国人不知道怎么回答,于是恼羞成怒,走到那个提问题的路人跟前,一矛将其扎死,说道:就他妈你话多!

这个结局很符合某些人的一贯作风,不解决问题,先解决人。这就是霸道思维,因为他们手里有武器啊,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如果心平气和的开动大脑想一想:

矛和盾,其实绝对不是以己之矛攻己之盾这么简单的逻辑关系。事实上,任何事物的属性(包括人)都包含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这是最原始的哲学命题。

正如一个硬币的正面和反面,既矛盾对立,又统一,又不可分割。人类,万事万物,地球,宇宙,都是如此。

大哲学家老子有言: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比如,我们自己就是自己的对立面,白天的理智,夜晚的感性。人前的自控,人后的情绪失控,明着道貌岸然,私底下龌龊不堪。所以当我们用审视的眼光去看别人时,其实也正是在审视我们自己。

史铁生写过一本书叫《昼信基督夜信佛》,经常躺在沙发上阅读,很多句子让我脑洞大开。这本书说的是:白天可以用基督的信仰积极面对生,而到了夜晚用佛法的信仰完好地应对死。

细想之下,及是觉得此法最为理想可行。如此一来既不执著于此信仰又不执著于彼信仰;既不得罪上帝又不得罪众佛。自然既没辜负白天的“我”,也没忽悠夜晚的“我”。

史铁生说:

“白天充满及他之事,故而强调爱,黑夜则完全属于个人,所以更要强调智慧。基督信仰更适合于苦难充斥的白天,夜晚信佛法,最好的心理疗法。佛是最好的心理医生。”

佛与神,一个需要修证才能悟道;一个需要虔诚方能得助。一个讲因果,讲业力;一个讲奉献,讲原罪。所以,信佛也可以信基督。不矛盾,佛与神并非二元。心存善念,即与佛和神亲近;践行善念,即名为佛或神信徒。

再说说矛和盾的成语,又让我想到当今社会的左右派之争,既是理念之争,更是利益之争,不是绝对的正义与非正义。

它们能够做的就是不断的争下去,互相牵扯、制衡,谁也别跑得太过分。我们的社会就是要建立起某种机制与规则,使他们维持斗而不破,谁也无法压倒谁,并最终在这势均力敌的两者之间获得妥协。什么是文明?文明就是社会诸种力量互相迁就与制衡,谁也不要太过分。

所以说矛和盾,哪头厉害都不是好事,什么是野蛮?野蛮就是在力量上占有优势者我行我素、恣意妄为。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各种不公不一而足。在不同群体和个人想法、能力、机遇等大不相同的情况下,最大的不公事实上不是结果的不公,而是规则的不公。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越来越动荡的世界;没有一种商业模式是长存的;没有一种竞争力是永恒的;没有一种资产是稳固的;为了让大家彻底认清时代究竟在发生什么,水木然写了这2本书《个体崛起》和《时代之巅》:

自相矛盾故事及寓意,自相矛盾故事说明什么(2)

请点击了解更多购买!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