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原诗,游子吟第一首诗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8 17:38:18

游子吟原诗,游子吟第一首诗(1)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所创作的五言乐府诗。

年轻时读《游子吟》,时常被其真挚的情感所感动,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增加,再读《游子吟》却另有一种情感,因而对人生有了莫名的困惑。

全诗共三句三十字,几乎是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游子临行前母亲缝衣的平常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深爱与尊敬。

此诗情感真挚自然,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依据头条君的要求,豹眼还是先上原文,让友友们欣赏一下作品内容。

《游子吟》原文

游 子 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原诗,游子吟第一首诗(2)

《游子吟》解读

慈母手中那一条条的针线,是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不堪。

子女犹如小草一样微弱的孝心,有谁敢说,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一样的慈母恩情呢?

《游子吟》原诗在其下有一注:“迎母溧上作。”这表明了作者是在居官溧阳县尉时所作。

孟郊(751年-815年),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汝州(今属河南汝州),唐代著名诗人,少年时期隐居嵩山。

孟郊早年漂泊无依,贫困潦倒,两次参加进士考试皆不第。直到四十六岁才考中进士,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职,结束了长年漂泊流离的生活。

稍微稳定下来后,孟郊便将母亲接来溧阳居住。

《游子吟》这首诗,就写于此时。

由于此诗以真挚的感情歌颂了对于母亲的爱,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千百年来一直被传颂。

诗人自负才华,并不把这样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于山水吟咏,公务则有所废弛,县令就只给他一半俸薪。

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

回忆起慈母的一片深情,琐琐碎碎、点点滴滴的生活记忆萦绕在脑际。从担心儿子迟迟难归,所以针针线线,细细密密,将爱心与牵挂一针一线缝在游子衣衫之上的情景入手,写出了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豹眼并不怀疑诗人那真挚的情感,更不否认诗人高超的艺术手法,但一直在想,一个能够如此体会细致入微的孝子,而且才华横溢,为啥就不能认真的工作呢?

因为只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才能更好地报答母亲的爱。

游子吟原诗,游子吟第一首诗(3)

诗人自有诗人的浪漫和情怀,就是李白、刘禹锡也存在这样那样矫情的情况。这里不去说他们了,等有机会再说吧,仅就孟郊做人做事的方式,发一个简单的感慨。

孟郊除了这首《游子吟》,还有一篇诗作很有名,那就是《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对读书人来说,无疑是莫大的喜悦。但等第后首先不是去想如何报效朝廷、报恩父母,想得却是放荡思无涯。

而且“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总让人有一种不能说是小人得志,但起码是得意忘形的感觉。

从此诗脱胎而来的成语“走马看花”,也可以看出诗人做事不脚踏实地的意味。

或许有人会说,那只不过是诗人夸张的艺术表达方法而已。那么,《游子吟》岂不也仅仅是诗人一种夸张的表达方式吗?

游子吟原诗,游子吟第一首诗(4)

豹眼评语

豹眼并不否认诗人发自内心的情感,更不否认其高超的艺术手法,只是在想,如果诗人为了报答母爱,忍辱负重,脚踏实地,那么还能写出这样的诗篇吗?

经常听到有人会说,“子欲养,而亲不在”。这种情感或许是发自内心的,并不是矫情。

但此言真正的原意却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虽然是一字之差,虽然是相同的情感,但却是截然不同。

亲不在了,你想起报答他们了,那早干嘛去了呢?或许你有一万个理由,但这是你不能尽孝的借口吗?

“子欲养,而亲不待”,却在告诉世人,要尽早报答父母,不要等到想报答的时候,或者有能力报答的时候,再去报答他们。因为那时候,恐怕他们已经不在了。

现在再读《游子吟》,时时感觉诗人整日里吟诗、游玩而荒废政务,被减半薪俸无力孝敬母亲,与“子欲养,而亲不在”差不多一样的意味。

因而,再读此诗就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但只要父母在,就应该尽上自己的责任,收敛自己的行为,不可以过于任性。

如果完成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无论去做啥事都是值得肯定的。

游子吟原诗,游子吟第一首诗(5)

注:图片及部分资料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