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一个神奇的国度,印度人民的丰富想象力,入微的观察力以及深刻的思考力,让他们一度被看作是世界民间文学的“发源地”与“蓄水池”。从古至今,他们创作出很多活灵活现却又饱含教育意义的寓言、童话以及民间故事。之前被季羡林先生翻译过的《五卷书》就是印度著名的一部寓言故事集。
同时,在中国还有另外一部寓言故事集也备受欢迎,相信也曾是每个小朋友的必备读物,那就是《一千零一夜》。这部著作的发源地是阿拉伯。
这两部享誉世界的著作分别来源于世界两大文明发源地。冥冥之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却又有着最本质的差别。
“连串插入式”相似结构下的文化渗透季羡林曾经说过《五卷书》中最惹人注意的就是整部书的结构——连串插入式。《一千零一夜》的整体架构也是受到《五卷书》的影响采用了相似的手法。
另外,在相似的框架下,我们可以发现这两部著作在内容上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也透露着两大文明发源地的文化渗透。
①“连串插入式”的相似框架
“连串插入式” 这种故事框架结构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是《五卷书》独有的发明,在印度这种手法可以说从很久以前就存在的,并且也是印度人非常喜爱的一种故事形式。 印度的两大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中其实我们就可以看到这种手法的明显体现。
“连串插入式”是指整部著作有一个总的故事贯穿全文。但其中的每一卷各有一个骨干故事,贯穿全卷。然后再把许多大故事安置进来,大故事中又套上许多中、小故事,环环相扣,眼光放置全局,则浑然一体,眼光放置个体,又独立独到。
《五卷书》中贯穿全文的是婆罗门教育王子的故事。而接下来的每一卷都会有一个骨干故事,骨干故事上又放置了许多中小故事。 而且,我们不难发现在《五卷书》中,每个故事的结尾总是会有一段训诫的话,然后结尾处再安排一个类比的形象,进而引出下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每个故事的最后以 “常言道 … …” 与下面的故事紧密衔接 。
如此以往,就像是那无数支小溪流最终汇成了大海一般大的《五卷书》那庞大的结构。
在《一千零一夜》中,我们仍然可以看见熟悉的配方。在这部著作中贯穿全文的主线也是书的开篇便是王后山鲁佐德为引起国王的兴趣 ,每天的夜晚通过讲述不同的故事,来吸引国王的注意力,一旦有一天国王对于她讲的故事失去兴趣的时候,也便是王后的死期。所以在这样的故事设定下,接下来的故事环环相扣,不仅不能一次性讲完,还要在一个故事即将结束的时候就得为下个故事埋下伏笔。
所以,我们在读的过程当中,往往可以感受到丝丝悬扣,欲言又止,拨人心弦的感觉。
每每到了故事的高潮部分时,或者将要解开某个谜底时就会安排进来一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人或事 ,就像是《渔翁的故事》其中的渔翁 、宰相 、国王以及着魔王子的奇遇真可谓是环环相扣,一波未平又起一波的感慨。
据说《一千零一 夜》中的故事很多内容情节都来源于波斯故事集 《赫左尔·艾夫萨乃》,再加上印度神话的广泛影响,所以自然而然的整体的架构也便受到重要的影响。
但是不得不说,两大文明发源地的两部伟大的著作,在“连串插入式”的相似框架结构下都各自熠熠生辉。
②相似情节下的文化交融
《一千零一夜》饱含着阿拉伯人民游牧性质下的见多识广,而《五卷书》更多的是印度人民说教式的故事编织,但是,将两本书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我们便可以发现,在内容上以及两部著作所宣扬的东西,还是有很多地方是非常相似的。
- 《五卷书》中有一个《金翅鸟》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织工依靠车匠制造的机器金翅鸟得到了印度公主的爱情故事;
- 《一千零一夜》中是一位波斯王子骑上乌木马,飞到遥远的萨乃奥伍国遇到了一个公主,经过一番波折后,最终也娶到了公主。
- 《五卷书》中《一对鸽子》讲麦子在夏天由于水分蒸发,数量变少,雄鸽怀疑雌鸽偷吃,将其啄死,在了解真实情况以后,雄鸽忧伤而死 ;
- 《一千零一夜》的《三个苹果的故事》讲述的是一男子大费周折为病中的爱妻买到三个苹果,后苹果被其子拿出家玩耍,途中被一黑奴抢走,黑奴向人炫耀说是情人所赠,男子大怒,遂*妻,在了解事情真相后自首以求一死。
像这种类似的故事,在这两部著作当中不占少数,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前面说过的《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很多内容情节都来源于波斯故事集 《赫左尔·艾夫萨乃》,而这部《赫左尔·艾夫萨乃》本事就是来自于印度。
另一个原因就是底层社会人们相似的生活经历与感悟。
虽然,这两部著作来自于两个不同的地域,在不同的环境中不同的民族中广为流传,但是其实这两部著作中的精神内核却是非常相似的。
阿拉伯与印度都是带有非常浓郁的宗教色彩的,所以在这两部著作中也有着非常深刻的体现,并且在两部著作中也都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不断地在向人们传递着普通民众安身立命的技巧与身为一国之君的安邦治国之关窍。
进而,我们也可以发现,这绝不是我们所广为遇见的简单的抄袭,况且文化的相互影响本身是就文化在创造的一个过程,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两部著作,更是两个民族通过两部著作跨民族跨地域的文化交流与相互渗透。
在这个文化交流渗透的过程中,我们也并不能因为这两部著作的结构与内容的相似性就完全忽略了这作品中本身存在的本质差别。
不同时代背景下,本质目的的千差万别《五卷书》与《一千零一夜》产生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这也直接导致了其本质的目的是存在着巨大差异的。《五卷书》存在的意义是“教化”,而《一千零一夜》为人们带去的是“快乐”。
①不同的时代背景
《五卷书》的具体出版时间是不确切的,也是无从考证的,因为它本身在印度是有很多个不同的版本存在的,并且是完成于不同的时代,所以具体产生于哪一代是无法去论证的。
印度古代梵语文学分为吠陀时期(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史诗 时期(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3、4世纪)和古典梵语文学时期(公元1世纪至12世纪),而《五卷书》的编纂几乎贯穿了整个古典梵语文学时期 。而且,根据史料考证 ,最古老的本子不超过公元2世纪 ,现行的本子大约是9世纪中叶至12世纪之间编成的。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五卷书》形成的社会背景是正处于一个相对复杂的年代背景下,因为在《五卷书》中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反馈,比如当时的商人与手工业者的日子其实是不太好过的,他们经常在外面奔波,并且还会受到国王的压迫与剥削,同时还得时刻面对来自陆路和水路的盗贼与意外对他们本身造成的威胁。
并且,印度当时是属于小国林立的情况,所以,冷不丁的某一些国家就会受到来自其他国家或者是国家联盟带来的各种威胁与压迫。其实多少跟我们中国历史上的战国、秦汉之际、南北朝等那时候分崩离析的状态是非常相似的。
而《一千零一夜》的成书时间明显是晚于《五卷书》的,因为在《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当中有其中一部分故事是明显脱胎于《五卷书》的,并且故事情节内容是更加完整、成熟 。
《一 千零一夜》其中的故事是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的。第一部分是由波斯故事集 《赫左尔 ·艾夫萨乃》翻译而来 ,这是贯穿全书的核心。据德国东方语言学家本发伊考证,这一部分源于印度, 最初是梵文 ,后由梵文译成波斯文,再由波斯文译成阿拉伯文,在阿拉伯民间流传。而《卡里莱和笛 木乃》的第二部分是 10至11世纪在伊拉克编写的,讲的是黑衣大食的故事。第三部分是13至14世纪在埃及编写的,讲的是埃及的故事。全书到16世纪基本形成目前的规模 。
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也就铸造了这两部著作的不同目的。也让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受到来自于两本著作的本质差别。
②写作目的的本质差别
谁要是 一心想入地狱 ,那么就让他当家庭祭司当上一年;或者,不用再干别的事了,就让他管理修道院管理三天。
这辛辣的讽刺反映了刹帝利阶层的残暴 、势利,而我们也可以看到《五卷书》中的取材,大多来自于印度社会民间生活,几乎涉及了印度古代社会的各个阶层:国王、帝师、婆罗门、刹帝利、吠舍 、首陀罗 、商人 、农民、法官、苦行者 、猎人、渔父 、小偷等。所以它是面向所有人群的。
同时,众所周知《五卷书》当初是一个国王为了教导“三个笨得要命 ”又 “对经书毫无兴趣 ”的儿子们而请智者进行编纂而成的。
同时《五卷书》也是 “统治论”的一 种,国王为了把统治人民的权术传授给皇太子们,于是就让国家中有德行和智慧的人把人民创造出的寓言和童话加以改造 、编撰,以便王位继承人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懂得治国驭民的道理,更好地持续统治 。
这本是《五卷书》的写作目的,但是此书中涵盖的内容极为丰富,并且对于印度的各个阶层都有涉略以及映照,所以,既是对皇宫中的人有着教育意义,同样的对于社会各阶层的人士都有着积极的教化意义。
在 《一千零一夜》中,我们常常都会折服于其中故事的离奇、悬念的迭起。情节错综复杂 ,环环相扣 。其中讲的多是游历商人的所见所闻,可谓是尽收天下之奇人奇事。这本书中取材于牧民和商人的游历生活,涉及的地域范围极为广泛,背景也常常不限于一个国家。讲述的故事也不限于王公贵族,或者是乡野农夫等等。
所以,可以想见,《一千零一夜》原本就是阿拉伯游牧民族在游牧迁徙 、经商游历过程中,把亲身经历与所见所闻融合移植 ,把神话传说和人们美好的梦想有机结合 ,主要是为了可以在旅途中排遣寂寞,博得一欢。只是后来宫廷诗人又将这些传奇加以整理 ,再配上诗歌 ,为王公大臣们 讲述吟诵 。虽然其中的故事中也不乏有说教的成分,每个故事中也透露着世间道理,但是这却不是这本著作最为主要的目的,最重要的目的还是供人们娱乐消遣为主。
可见,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原本略有相似的著作反而最终的目的却是千差万别的。也体现出不同环境下人们的不同诉求。
结语《五卷书》与《一千零一夜》的结构框架以及内容上的相似之处让我们看到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文学交流的过程当中的文化交融与渗透;同时也让我们从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看到了这两本世界名著写作目的的本质差别,也反映了不同的社会百态。
我想,这两本著作不仅给世界各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更是让我们站在一个视野更为广阔的平台去思考人生百态,感悟其中蕴含的深意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