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
《相约星期二》收录了一个老人和一个年轻人之间的对话,老人是莫里·施瓦茨是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年轻人是莫里的得意学生米奇·阿尔博姆,同时也是此书的作者。
年老的莫里罹患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将不久于人世,恰巧有一家电视台“夜线”节目采访他,被米奇无意间看到。
忙于事业而苦于无法找寻人生意义的米奇立马赶忙前去探望老师,两人相约在每周二上课,解答米奇的疑惑。
于是,米奇每周乘坐飞机跨过七百里的距离去上课。
在教授莫里病逝以后,他将他与教师的谈话以及上学时候的故事汇编成此书——《相约星期二》。
十四周,十四节课,十四个主题:世界、自怜、遗憾、死亡、家庭、感情、衰老、金钱、爱的永恒、婚姻、文化、原谅、完美的一天、道别。
这十四个词构成了一个人的人生的所有元素。
我们在这些元素中困惑,纠结,无从适应,但所有不解都藏在了这十四堂课里。
抛开莫里社会学教授的身份,他就只是一个普通的老人。”
正因为他是一个老人,一个无线接近死亡的人,他能够站在比任何人更高的点,抛开种种的束缚,看清人生。
著名作家余秋雨曾为整本书作序,说:
我曾设想过,什么样的人谈人生才合适。想来想去,应该是老人,不必非常成功,却一生大节无亏,受人尊敬。
这本书的篇幅不算长,一个多小时即可完成阅读,下面,说说我的两点感悟。
1. 逃不过的死亡
人到底能不能平静地死亡面对?
我想95%的人都不能,其中包括书中能够愉快讨论“死亡”的莫里教授。
在确诊疾病之前,莫里是个爱跳舞的“老顽童”,穿着白T恤和黑色运动裤在人群中舞动他的身体,没人会把眼前这个疯狂舞动身体的老人与社会心理学教授相联系起来。
电影《相约星期二》中的莫里教授
但疾病的确诊,打破了莫里的所有生活。
刚开始,莫里没办法接受这个事实,即使它是人必须走向的一个结果。
我的老教授则为他周围的正常生活节奏而感到震惊。难道世界仍是那么无动于衷?难道没有人知道我的厄运?
世界从不围绕任何一个人转,消失就消失了。
纠结回不去的时光和无法改变的事实,整日活在悲观中,除了加速死亡的到来,并不会发生奇迹。
莫里渐渐在时间中明白,把握好已有的时间,去做还未完成和想做的事,才是不浪费自己生命的最佳做法。
他坦然地接受死亡,接受因疾病而失去隐私的尴尬,他每天用小纸条写下自己的感悟,放在房子的任何角落。
莫里曾说过:
学会了死,就学会了活。
人只有接受随时会死的事实,坦然过好活着的时间,别留下那么多的遗憾,这样,死亡才看起来没那么可怕。
2.被生活“绑架”的我们
在书中,莫里说了这么一段话:
许多人过着没有意义的生活。即使当他们在忙于一些自以为重要的事情时,他们也显得昏昏庸庸的。这是因为他们在追求一种错误的东西。你要使生活有意义,你就得献身于爱,献身于你周围的群体,去创造一种能给你目标和意义的价值观。
这个社会的大部分人,是被生活和生老病死“绑架”的人。
米奇在大学的时候就很讨厌没有梦想,整天为生活奔波的人。
米奇
于是在他毕业以后,他投身于自己的音乐梦。
但现实总是残酷的,在只有黑夜的夜总会弹钢琴,不断拆散的乐队,得不到制作人的重用,这些让米奇对梦想无法坚持。
舅舅的去世是让米奇向生活妥协的最后一根“棒槌”。
他觉得自己不能在浪费时间在毫无意义的梦想上。
于是他回到学校读新闻学的硕士,毕业以后疯狂地工作,不断地积累财富。
他说:
我就像一辆推到最高档速的车子运行着,任何事情我都规定了最后的日期。
米奇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生活,一想到舅舅在最后日子里被病魔折磨的样子,他就对时间追得越紧。
米奇终于变成了当初自己讨厌的样子,这就像一个人生定律,所有人都逃不过。
有些人之所以过着没有意义生活,是因为我们被生活推着走,被教条主义禁锢,被所谓“必须做的事”所阻碍。
比如说婚姻。
这个社会的要求就是“你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结婚”,于是我们为了完成“任务”,匆匆找一个人,匆匆结一个婚,匆匆生一个小孩。
所有的事情都在“匆匆”二字中进行,社会“笑”了,但我们却痛苦了。
我们在黑夜里流泪,独自为“必须所做的事情”承担后果,无人问津。
我们应该在紧凑的生活中停下来,想想除了温饱以外,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即使生活给我们画了“一个圈”,我们同样可以在这个圈子里创造属于自己的天地。
但如果找不到生活的意义,那就奉献自己的爱,因为“爱会赢,爱是永远的胜者。”
人的一生有很多个星期二,但不是每个星期二都能如同米奇一样从老师身上学会很多。
生活可以是我们的老师,时而让我们满意,时而让我们碰得头破血流。
我们从中学到经验,但时间并不会让所有人学有所归,有些人甚至带着遗憾离去。
这时,我们可以听听老人的话,听听他们的经验和看法,如果不善言辞,可以拿起《相约星期二》,花上一个下午的时间,迷茫的人总能从中得到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