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群华
清明,应该是春天里最明媚的一个节气了吧。
《历书》上也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既然是节气,劳动人民少不了巧用它四野耕耘,也留下不少宝贵的民间谚语。
在北方,有“清明冷,好年景”“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的说法。南方则有“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的农谚。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勤劳的农民更是总结出许多时令顺口溜来。如,“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清明种瓜,立夏开花”……这些流传在乡间纯朴又充满着智慧的俚语,无不蕴含着人们对风调雨顺的期盼。
微雨落清明,思念最绵长。思念已在游子心里寂寞地疯长了一年,盼着清明降临,千里迢迢,甚至漂洋过海,回故乡与亲人“团聚”,倾诉攒了一年的体己愿语。
仔细品味,清明节,仿佛是立在亲人和故人之间的薄薄的像磨砂玻璃似的长屏风,透明温润,细腻得如母亲的乳汁,追忆中,分明能闻到悠悠的甘甜乳香,在思念里任意飘荡。或者说,它又像小时候在打麦场上看的露天电影幕布,正反面都有画影。你在正面,亲人在背面,冥冥之中,彼此相知,隔着银幕,又彼此守望。
人们往往习惯于品读古人心目中的清明和他们过清明的感怀,似乎可以借此在内心勾勒出潜在的“屏风”“银幕”……
明末清初的张岱在他的《陶庵梦忆》中描述的清明节情形,亦是半喜半忧:“清明,城中男女毕出,家家展墓。监门小户,亦携肴核纸钱,走至墓所,祭毕,席地饮胙。靓妆藻野,袨服缛川。”他们一边哀伤地祭祀,一边着盛装点缀山河。
就连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北宋画家张择端作的《清明上河图》,也是追摹汴京景物。汴河两岸,商贩、农夫、艺人隶役、官绅、仕女、僧侣,各种人物形神皆惟妙惟肖,一派物阜民丰、兴旺繁荣的京城景象。
逢到清明,谁能无梦呢?
无论是宋之问的“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还是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不都在借用清明或途中遇到的景物,抒发对故国对亲人的怀念之情吗?就连长安城里仕途困顿的孟浩然,也发出“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的青灰愁绪。
说起清明扫墓,实则是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清明节又是多元的,还有蹴鞠(鞠:足球的原型)、踏青、放风筝的习俗。三国魏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过去,有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祈祷带走病灾,积来福运。
清明至,在外游子从容回乡,虔诚祭祖悼念。多地的革命烈士陵园,人们纷纷庄重祭拜,缅怀英雄先辈,赓续前行。
《 河南日报 》( 2024年04月03日 第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