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古诗助读·盛唐诗歌(十九)杜甫四首
高全成
唐代诗歌
【文学常识简介·唐诗】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唐诗一方面继承汉魏以来的五、七言古体诗,并使之更为完善;一方面在梁陈诗人对诗律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律诗和绝句这两种新诗体,从而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唐代诗人辈出,灿若星辰,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就是杰出代表。无论从思想内容或艺术技巧来看,唐诗的成就都明显地超越了前代。
盛唐诗歌(十九)
杜甫 四首
1、天末怀李白
【题意简释】题意是在天边怀念李白。
【背景简介】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李白因永王李璘案受到牵连,下狱浔阳(今江西省九江市),于乾元元年(758年)被判流放夜郎,中途于乾元二年(759年)春夏之交遇赦放还,返回江陵。此时杜甫弃官远游,客居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未知李白遇赦消息,仍然心心念念,忧思不止,写了《梦李白二首》之后,又写下《天末怀李白》以表达牵挂之情。
【内容简介】此诗设身处地地表达了对李白的深切牵挂之情,艺术地总结了才士不遇的历史事实,借屈原冤魂含蓄地为李白伸冤并高度赞扬李白卓越的诗才和高尚的人格。
【原文】
凉风起天末(1),君子意如何(2)?
鸿雁几时到(3),江湖秋水多(4)。
文章憎命达(5),魑魅喜人过(6)。
应共冤魂语(7),投诗赠汨罗(8)。
【译文】
初秋的风从天尽头刮起(引起悲感),此时您的心境怎样呢?
(不知)您的消息多少时日能到,(我担心)江湖秋天水涨,路途险阻,鸿雁难飞。
文章憎恶命运亨通的人,奸佞喜欢人有过(以便陷害)。
料想您当与屈原一起诉说冤屈,写诗赠予汩罗江中的屈原(以相互诉说心中不平之事)。
【注释及有关提示】(1)凉风:初秋的风。天末:天地尽头。当时杜甫所在的秦州地处边塞,所以说“天末”。落笔写凉风,不仅兴起自己的悲秋之感,而且给全诗罩上一片悲愁气氛,也暗含对朋友的关切之情。(2)君子:指李白。次句之问,推己及人,表现出对朋友设身处地的关切之情。(3)鸿雁:喻指书信。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几(jǐ):疑问代词,问数量,多少。(4)江湖:喻指充满风波的路途。这是为李白的行程担忧之语。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双关语。表面是说难以得到李白的消息,实际是说李白被流放,江湖浪大、路途艰险,从而含蓄地表达对李白深深的担忧之情。(5)命达:命运亨通。文章:这里泛指文学。文章憎命达:这是激愤语。诗人把才高而易遭厄运的被动,故意说成了才高不喜欢通达的主动,从而深沉有力地指出:有文才的人总是命蹇(jiǎn)倒霉。(6)魑(chī)魅:古代传说中山泽的鬼怪。这句以魑魅之习性隐喻奸佞小人总是争相陷害君子和有才能的人。
【阅读笔记·天命,人事?】
司马光说:“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两句最能体现“使人思而得之”的特点。读者、论者都说这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而对其词义、句意的具体理解则有诸多不同。词义方面最突出的是“魑魅喜人过”中的“魑魅”和“过”。“魑魅”,解释为“山上的精,水中的怪”或“传说中的山神怪物”都是正确的,但是在句中的特定意义,则不如文成英先生“此指奸佞小人”的解释准确。原诗如果用“奸佞”,虽然勉强能与上句的“文章”对仗,但是远不如用“魑魅”与“文章”对仗得严谨;再者用“奸佞”太过直白,而直接用“奸佞”的喻体“魑魅”则大大增强了诗歌含蓄的谴责意味。
再说“过”,将其释为“路过,经过”,似乎是望文生义;而将其释为“过错,过失”(不达)则与上句的“达”相反相成,意义相连。
词义和句意是相辅相成的,而有些时候词义是“受命”于句意的。对“魑魅”和“过”的词义之所以有些歧解,是因为对句意的理解有些偏误。有人说,一“憎”一“喜”,前后两句形成对比,道出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的共同命运。此说对错参半,说“道出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的共同命运”是对的(当然,只说准了对“文章憎命达”一句的理解,而不是两句),而说“前后两句形成对比”则是错的,因为仅凭一对反义词就说“两句”形成对比,有点想当然。事实上两句是因果关系,只不过“意在言外”,需“思而得之”:“文章憎命达”的直白意思就是才智之士总是遭遇厄运。这难道真的是所谓的“命”决定的吗?杜甫给出的答案是:“魑魅喜人过”(像魑魅一样的奸佞小人总喜欢君子才士有过错)。那么,奸佞小人为什么喜欢君子才士有过错呢?诗人没有说,人们“思而得之”——恍悟:原来“魑魅”之所以“喜人过”,是因为便于他们趁机陷害所谓的有过之人(李白就是因投永王之过而被下狱、被流放)。至此明白:“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两句间是倒装的因果关系,而且“因”的部分是连锁的半显半隐的关系。将此两句的结构关系完全地显现出来是:文章憎命达,是因为魑魅喜人过;魑魅喜人过,是因为便于它们趁机对人作祟。
由此可见:包括李白在内的才智之士总是倒霉,无关“天命”,全系“人事”。
(7)应(yīng):料想理当如此。冤魂:指屈原。屈原被放逐,投汨罗江而死。杜甫深知李白参与永王李璘幕府,实出于爱国,却蒙冤放逐,正和屈原一样。所以说,料想当和屈原一起诉说冤屈。(8)汨(mì)罗:汨罗江,湘江支流,在湖南省东北部。诗中“汨罗”是“投”和“赠”两个动词所共及的宾语,而“汨罗”作“赠”的宾语,则不是指汨罗江,而是指在汨罗江中的屈原的冤魂,这是用了以处所代本体的借代修辞方法。
【四联大意】
首联:奠定了全诗悲愁的情感基调,表达了对李白深沉的怀念和关心之情。
颔联:表达了盼望得到李白消息和对李白流放路途深切担忧之情。
颈联:以激愤语艺术地总结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命途多舛(chuǎn,困厄,不顺)的历史事实及其原因。
尾联:以想象之笔描写李白赠诗屈原的情景,不仅借屈原的千载冤魂为李白伸冤,也流溢出对李白诗才高度景仰以及对其人格极力褒奖的真挚情意。
【艺术特色简介】
抒情低回婉转。以秋风起兴,以己之悲推问朋友现下心情怎样,继而表达盼望得到朋友消息和对朋友处境的深切担忧之情,然后转入对朋友及千古以来才智之士共同命运的概括并潜含为其不平之情,最后以设想之景表达对朋友遭遇的同情和卓越诗才的景仰之情。整首诗情感沉郁而不奔腾,思想深微而不直露。
2、月夜忆舍弟
【题意简释】舍(shè)弟:谦称自己的弟弟。杜甫有四弟:杜颍、杜观、杜丰、杜占。
【背景简介】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杜甫在秦州,他的四个弟弟除小弟杜占随着他外,其余三个弟弟都逃离散落在山东、河南一带叛军控制的地方。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对弟弟强烈的思念和深深的忧虑。于是山河破碎之悲、骨肉分离之痛,涌上异乡之人心头,流诸笔端,便成了这首催人泪下的诗篇。
【内容简介】感叹由战乱造成的兄弟离散、无家可归、音信不通的悲惨遭遇。
【原文】
戍鼓断人行(1),边秋一雁声(2)。
露从今夜白(3),月是故乡明(4)。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5)。
寄书长不达(6),况乃未休兵(7)。
【译文】
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
露水从今夜开始凝而变白,(抬头望月,感到)月亮还是家乡的更加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不知去向);没有家了,无从问知几个弟弟是死还是活。
所寄的书信也一直没有送达,何况是战争还没有结束(不知还要发生什么灾祸)。
【注释及有关提示】(1)戍鼓:戍楼上守夜戍兵定时击的鼓。由“断人行”见出此句中“戍鼓”指将入夜时用以警示开始宵禁而所击的鼓。断人行:禁止行人,如后来称的“戒严”。(2)边秋:一作“秋边”,秋天边远的地方,此指秦州。一雁:古人以雁行(háng)比喻兄弟(从“雁行”的“并行、并列而有次序”义项引申为兄弟。意即兄长弟幼,年齿有序,如雁之平行而有次序),说“一雁”,隐含兄弟分散之意。(3)露从今夜白:这天适逢白露节。诗人巧妙地把“白露”顺序倒置,而且中间加上一个至关重要的“夜”字,不仅点出了时令、照应题目中的“月夜”、与下句“月是故乡明”形成严谨的对仗,更以“白露”“夜”这些自然因素的渲染,突出了诗人的思亲之情。(4)月是故乡明:此语,从常识上说是假的,从特定人群的特定情感上说是真的,它道出了普天下背井离乡者对家乡明月的共同的情感。(5)无家问死生:因果紧缩句,即,因为没有家了,所以就无法从这已经消失的处所中问知几个弟弟是活着还是死了的消息。无家,杜甫在洛阳附近的老宅已毁于安史之乱。(6)长:长久。句中义是一直。达:到,至。(7)况乃:何况是。未休兵:战争还未结束。具体是,安禄山已死,史思明(唐玄宗时边防十节度使之一)从范阳引兵南下,再次攻陷汴州(今河南开封市)、洛阳等地,战事激烈。
【四联大意】
首联:描写战时边地秋天戍鼓禁行、孤雁哀鸣的凄凉景况。
颔联:以对自然景物的虚幻感觉,凸显出心底深处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颈联:高度概括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骨肉分离、无家可归的深重灾难,抒发了伤心断肠的哀痛。
尾联:抒发家书难达的烦忧,更流露出对家人生死难料的隐忧。
【艺术特色简介】
(一)层次井然。首先通过描绘边塞凄凉的秋景图,交代“忆舍弟”的典型环境;然后照应题目,抒发异乡之人对故乡的特殊感情;继而描写骨肉分离、无家可归的遭遇;最后以家书难达的明显的忧愁递升到更深的家人祸灾难料的隐忧。全诗按照眼前境况——当时情感——现实遭遇——难卜的前景之脉络,或描写或抒情,层次井然,结构紧密。
(二)前后照应。“断人行”因“未休兵”,“一雁声”因“有弟皆分散”,“无家”而“寄书长不达”:或前果后因,或前因后果,照应自然,诗思缜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