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一说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又说钜鹿郡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9月3日—649年7月10日 在位),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往雁门关解救隋炀帝。首倡晋阳起兵,拜右领军大都督,受封敦煌郡公,领兵攻破长安,拜尚书令、光禄大夫,受封秦国公、赵国公。唐朝建立后,领兵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赫赫战功,拜天策上将,封秦王。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626年7月2日),发动“玄武门之变”,*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册立为皇太子。八月初九日,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年号贞观。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后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李世民在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与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获得尊号“天可汗”,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了重要基础。他爱好文学与书法,有诗作与墨宝传世。
1.《赐萧瑀》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赏析:这首诗的前两句通过“疾风”与“劲草”的对比,以及“板荡”与“诚臣”的联想,形象地表达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真正识别出忠诚和有坚定意志的人。后两句则指出只有勇敢的人不一定懂得道义,而有智慧的人必定心怀仁爱。这首诗既是对萧瑀的赞誉,也是李世民对人才的看法和对忠诚、智慧、仁义等品质的强调。
2.《饮马长城窟行》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
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
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赏析:塞外的悲风凛冽,交河的冰层已经冻结。浩瀚的沙漠中波涛起伏,阴山之下覆盖着千里积雪。在这烽火台上,士兵们戍守边疆,保卫国家。他们的旗帜在寒风中飘扬,他们的身影在漫天的黄沙中显得格外高大。这首诗描绘了边疆的壮丽景色和士兵们的忠诚和勇气,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全的关注和对士兵们的敬意。
3.《元日》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
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
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穆矣熏风茂,康哉帝道昌。
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
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的美景和朝廷的庄严,表达了李世民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和对治理国家的决心。你对这首诗的哪一句或者哪个词比较感兴趣呢?我可以为你做更深入的解读。
3.《守岁》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赏析:夜幕降临,宫殿中的香气弥漫,新年即将到来。宫殿中的人们欢声笑语,一起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李世民希望通过这首诗,表达自己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希望借此机会,展示自己作为皇帝的慈爱和关怀。
4.《初春登楼即目观作述怀》凭轩俯兰阁,眺瞩散灵襟。
绮峰含翠雾,照日蕊红林。
镂丹霞锦岫,残素雪斑岑。
拂浪堤垂柳,娇花鸟续吟。
连甍岂一拱,众干如千寻。
明非独材力,终藉栋梁深。
弥怀矜乐志,更惧戒盈心。
愧制劳居逸,方规十产金。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初春时节登上高楼,俯瞰美景的情景。他凭借轩栏,眺望着远处的山峦和森林,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思考。他看到了绮丽的山峰被翠雾笼罩,朝阳下的花蕊红如宝石。他还看到了雕刻着丹霞花纹的山洞和残雪点缀的山峰。他听到了微风吹拂着堤岸的垂柳,鸟儿在花丛中欢快地歌唱。这首诗展示了初春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5.《赋得樱桃》华林满芳景,洛阳遍阳春。
朱颜含远日,翠色影长津。
乔柯啭娇鸟,低枝映美人。
昔作园中实,今来席上珍。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洛阳城中的繁华景象和春天的美好景色。华林园中开满了美丽的花朵,洛阳城中处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树上的樱桃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鲜艳的颜色,犹如珍珠般美丽。这首诗展示了唐朝的繁荣和昌盛,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6.《咏桃》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妆。
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
向日分千笑,迎风共一香。
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禁苑中的桃花在春天盛开的美景。禁苑中的桃花娇艳欲滴,犹如美人的容颜。它们在清晨的阳光中闪烁着迷人的光彩,在微风中摇曳着身姿,散发着迷人的香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展示了他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7.《还陕述怀》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星旗纷电举,日羽肃天行。
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
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慷慨激昂的胸怀和济世安民的志向。他感慨地抚摸着手中的长剑,心中涌起了一股豪情壮志。他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他回顾历史,感慨万分。他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也看到了和平的珍贵和幸福的来之不易。他深知自己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和责任,他要继承先辈的遗志,借鉴历史的经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这首诗展示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国家、人民的深情厚爱。
8.《初夏》一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
阴阳深浅叶,晓夕重轻烟。
哢莺犹响殿,横丝正网天。
珮高兰影接,绶细草纹连。
碧鳞惊棹侧,玄燕舞檐前。
何必汾阳处,始复有山泉。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景色和气息。春夏之交,季节转换,一夜之间,鸟儿和花朵都发生了变化。树叶在阳光下呈现出深浅不一的颜色,清晨和傍晚的烟雾也变得更加浓重。鸟儿的鸣叫声在宫殿中回荡,柳絮在微风中飞舞。这首诗展示了初夏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9.《赋得残菊》阶兰凝曙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晞晚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凋轻翠,圆花飞碎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赏析:台阶上的兰花凝结着清晨的露水,岸边的菊花在晨光中闪耀着美丽的光彩。露水浓重,使得菊花的微笑更加灿烂,寒风强劲,使得菊花的香气更加清幽。这首诗描绘了残菊在深秋时节的美丽和坚韧,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10.《咏弓》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远。
落雁带书惊,啼猿映枝转。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通过对弓的描写,展示了李世民对弓箭力量和速度的赞美。同时,诗中的意象如明月、流星、落雁、啼猿等,使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诗歌节奏明快,表现出一种豪迈和自信的情感。
11.《冬日临昆明池》石鲸分玉溜,劫烬隐平沙。
柳影冰无叶,梅心冻有花。
寒野凝朝雾,霜天散夕霞。
欢情犹未极,落景遽西斜。
赏析:此诗前两联描绘了昆明池的破败荒凉之景,后两联则刻画了冬日的寒冷和凄凉,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全诗对仗工整,意境优美,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感官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冬日昆明池的景象。
12.《望终南山》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
出红扶岭日,入翠贮岩烟。
叠松朝若夜,复岫阙疑全。
对此恬千虑,无劳访九仙。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终南山的壮丽景色。首联通过“俯”和“插”两个动词,生动地展现了终南山的雄伟气势;颔联运用拟人手法,将云霞和红日写得生动活泼;颈联将松、山进行对比,凸显出终南山的清幽和神秘;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终南山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意。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
13.《望雪》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
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
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
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雪的细腻描写,展现了雪的美丽和独特魅力,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感受。诗歌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新淡雅,给人以美的享受。
14.《咏烛二首》焰听风来动,花开不待春。
镇下千行泪,非是为思人。
九龙蟠焰动,四照逐花生。
即此流高殿,堪持待月明。
赏析:诗人以咏烛为主题,通过对烛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烛火的观察和感悟。诗中的形象生动,寓意深刻,既可以理解为对烛本身的赞美,也可以视为对人生的思考和寓意。
15.《山阁晚秋》山亭秋色满,岩牖凉风度。
疏兰尚染烟,残菊犹承露。
古石衣新苔,新巢封古树。
历览情无极,咫尺轮光暮。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晚秋时节的山阁景色,诗人通过对山阁秋色、疏兰、残菊、古石、新苔、新巢等景物的描写,展现了晚秋的萧瑟和宁静,表达了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感慨。
16.《临洛水》春蒐驰骏骨,总辔俯长河。霞处流萦锦,风前漾卷罗。
水花翻照树,堤兰倒插波。岂必汾阴曲,秋云发棹歌。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临洛水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诗人的豪情。诗中的场景和形象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情感。
17.《咏饮马》骏骨饮长泾,奔流洒络缨。
细纹连喷聚,乱荇绕蹄萦。
水光鞍上侧,马影溜中横。
翻似天池里,腾波龙种生。
赏析:这首诗前半部分着重描写马在水中的姿态,后半部分则将马比作龙,以天池为背景,描绘了马在水中的矫健英姿,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马的赞美之情。
18.《咏风》萧条起关塞,摇飏下蓬瀛。
拂林花乱彩,响谷鸟分声。
披云罗影散,泛水织文生。
劳歌大风曲,威加四海清。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风的描写,展示了风的力量和变化,给人以生动而富有想象力的感受。同时,诗中的意象和词语的运用也体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诗歌才华。
19.《初晴落景》晚霞聊自怡,初晴弥可喜。
日晃百花色,风动千林翠。
池鱼跃不同,园鸟声还异。
寄言博通者,知予物外志。
赏析:这首诗前半部分描绘了晚霞、初晴、落日、百花、树林等自然景色,后半部分则通过描写池鱼、园鸟等动物的动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整首诗展示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诗歌才华,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观察力和对生活的热爱。
20.《于北平作》翠野驻戎轩,卢龙转征旆。
遥山丽如绮,长流萦似带。
海气百重楼,岩松千丈盖。
兹焉可游赏,何必襄城外。
赏析:在绿色的田野上停下了戎车,在卢龙这里转动了军旗。远处的山美丽如锦缎,长河萦绕如丝带。海气高如百重楼,岩上松像千丈伞盖。这里就可以游玩观赏,何必一定要去襄城的城外。
这首诗描绘了北平郡的自然风光,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