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成都市铁中府河学校六年级四班的语文老师李格在社交平台上晒出班上学生的作文,是同学们读过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与《合欢树》两篇文章后写的读后感。孩子们的文字得到两万多名网友的点赞。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可史铁生的月亮从未圆过。史铁生的成长丢下了他的双腿,他的童年,他的母亲和他的合欢树。
合欢树存留两人的回忆,但在其开花的时候,史铁生却再也无法和母亲共赏。就连回忆的地方,也已经归于他人。人生的悲欢离合,只有悲离落在了他身上,可他依然写下了合欢二字,那是他对自我的救赎。”
上面这段是李老师班上刘姝姝同学的作文。“我的学生好像真的读懂了史铁生。”
李老师说,上《秋天的怀念》这节课的前一夜,自己一度焦虑、失眠。“我怕语言清浅,诉不出文字的苦。也怕少年性格不羁,思想如一潭死水,倾倒一万丈的浪漫与理想。但没想到六年级的小孩也能写出这样的文字,真的太感人了!”
评论区有同为语文老师的网友说:“每次读课文都想哭,我都抑制住自己。我教五年级,生怕学生觉得我精神状态有问题。他们还太小,还蛮难感受文章的好。”
其实想想自己小时候,也爱疯跑玩闹,上课读的书大多下课就抛到脑后,但质朴饱满的文字会在某个瞬间触动神经。有网友回想自己初中时读史铁生散文的经历:“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次老师叫我起来读课文,读的是史铁生在母亲去世后去公园,看到一切司空见惯的事物时,才真切地感受到母亲去世了。我读着读着就哭了,因为我想起了去世的太姥姥,她在我小学时去世,可是在读课文的那个瞬间她离开我的感受突然向我袭来。老师让我坐下后,自己也哭了,因为在前几天,她的母亲去世了。现在我大学快毕业了,仍然能想起那个瞬间。”
认真批阅过孩子们的作文后,李老师写下这样一段文字:“那些漂亮的文字就如一线乘风而起的涟漪,出没于人烟罕至的海域,只等宿命的触碰牵引成潮汐。不必焦虑,不必记录,情绪自会在合适的时刻,跨越时空相连。”
“我的遗憾从未成遗憾,只是在朝夕间淡化遗忘,等待未来更久远的触动。那时,浪漫便会自成文章。”
你还记得小时候读过的课文吗?
(内容来自小红书博主@何日重到苏澜桥,学生作文部分句式来自仿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