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次重新发现自己的过程。在读这本书的过程当中,我自然不自然地准会想起十四年前那个遥远的春日,“阳光和煦,青草又到处生长,不仅在林荫道上,而且在石板缝里”,“一片翠绿,生意盎然”。少年的我,似懂非懂间,艰难地啃着这本大部头......
回到《复活》这部书。这部书是托翁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他的思想成熟成熟之作,相比较于《战争与和平》对战争和贵族的描写,相比较于《安娜·卡列尼娜》上流社会的婚恋关系,《复活》则将视角转向了底层人民的展示。前两部当中也有底层描写,特别是《安娜·卡列尼娜》中借助列文这条线索展示出底层人民的疾苦,但都不是主要内容,也就一笔带过。
而在《复活》当中,我们见识到了底层劳动人民是如此的凄苦,以沙皇为首的统治阶层任意鱼肉百姓,对百姓疾苦漠不关心,对百姓的怨言肆意镇压,大兴牢狱,莫须有的罪名到处安插,而主人公玛丝洛娃就是不幸者之一。
少女时期的玛丝洛娃,一片热情,痴情,却被放浪时期的聂赫留朵夫欺骗,最终流落风尘。命运已经不公,却又跟一起命案牵连其中。此时,思想混沌时期的聂赫留朵夫作为陪审员,居然认出了玛丝洛娃——往日的甜蜜,欺骗混杂着自责,一下子让聂赫留朵夫幡然醒悟了。
他突然决定放弃所有,要与玛丝洛娃结婚,并且为解救她而到处奔走。尽管没有改变玛丝洛娃被流放的结局,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聂赫留朵夫重新认识了自己,让他觉得自己之前的生活是如此地肮脏,于是他决绝地与过去告别,随着玛丝洛娃来到了流放地。
在这一过程当中,他见识了底层人民的疾苦,他认识到了当时俄国社会存在的问题,他理解了政治犯的思想,他也获得了玛丝洛娃的谅解。
从某种意义上说,聂赫留朵夫复活了,尽管前途陷入了向宗教寻求帮助的道路,但至少他获得与之前不一样的新生。
相比于聂赫留朵夫的新生,玛丝洛娃的复活更为深刻。少女时代被欺骗失身,进而被赶出庄园,一步步沦为妓女,一步步走向沉沦而不自知。但是即便风尘肮脏,玛丝洛娃心中仍有些自尊和良善。
在聂赫留朵夫解救她的过程中,她逐渐认识到了自己,逐渐地改变了过往的习性,借用聂赫留朵夫的话来说:“(玛丝洛娃)不肯接受我的牺牲,情愿自己牺牲。她胜利了,我也胜利了。我觉得她的心灵在发生变化,我不敢相信,但很高兴。我不敢相信,但我觉得她在复活。”
玛丝洛娃最终“复活”了,人性当中的真善美重新回归,她也原谅了聂赫留朵夫,甚至爱上了此时的聂赫留朵夫,但是她最终接受了政治犯西蒙松的求婚。这是为什么呢?
我想,玛丝洛娃在被流放的过程当中,她接触到了许多政治犯,知道了他们很多事迹,尽管不是很理解他们的政治理想,但会觉得他们是为了穷人,从这点上玛丝洛娃的思想更倾向于政治犯。而聂赫留朵夫依然存在的贵族身份,尽管他可以放下所有,但是这种身份的悬殊,依然是横亘在玛丝洛娃心中的一座大山。
当然,从这一选择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托尔斯泰后期思想的保守性和矛盾性。这种复杂的思想,在小说三部篇幅设置上一目了然,第三部篇幅只占第一部第二部的一半。所以,从收尾处理上,作者也没找到更好的道路,甚至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事实上,《复活》的故事是有现实蓝本的,现实当中的两个苦命鸳鸯最终也没走在一起。
我想,阅读《复活》的意义在于重新发现自己,就如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一样,当我们深处混沌不堪之境,理应自忖生平,自思自量,自寻出路,哪怕一切都是未知,也应当找到向前的出口,得道复活。或许,古今之别,中外之分,使得我们很难理解当时的社会风土人情,但是人与人的灵魂却是相通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古今一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