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演义》,看电视看了很多次,看书很少,这是第二次看了。《三国演义》一书基于《三国志》,因为是演义,所以比史书上内容要丰富得多,史上上轻描淡写几句话,藏尽了太多的惊心动魄的故事,演义在历史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加工,更能吸引人。电视剧改编自书籍,比书更生动,又演绎出很多故事情节,更容易让观众接受。因为看电视电影,引起了对故事的兴趣,就动了看书的念头。读书让读者有更大的想象空间,读者总想在其中发现不同的线索以自得,也是有情可原的。
《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博大精深,对于我这个外行人来说,也就看看热闹,心里有所思所想,记录下来也算有所印记,为后来再学习作一个参考罢了。三国是一个宏大的历史坐标,我是很难把握住的,写体会也就是抓住九牛一毛。
开篇第一回“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先讲了桓灵二帝宠幸宦官,导致朝政荒废,上下矛盾重重,出了很多稀奇古怪的事,这也是古人认为要发生大事的先兆。由此联想到前几天查到的东汉末年的一首童谣《桓灵时谣》: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两汉选拔人才是下面推举,比如著名的举孝廉,这在一个历史时期促进了时代的发展,发现了很多人才,教化了民风,但到后来也是弊病丛生,出现了童谣中说的怪现象。推举的秀才,没读过几年书,没有真才实学;推举的孝顺子弟,却对自己的父母不管不顾;鼓吹的良臣却是贪官污吏;身居高位的武将却胆小如鸡,没有一点儿骨气。
这首童谣解释了我一直以来的困惑,像曹操这样的狡猾之人怎么还能举孝廉呢?
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操有叔父,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言于曹嵩。嵩责操。操忽心生一计:见叔父来,诈倒于地,作中风之状。叔父惊告嵩,嵩急视之,操故无恙。嵩曰:“叔言汝中风,今已愈乎?”操曰:“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信其言。后叔父但言操过,嵩并不听。因此,操得恣意放荡。
《三国演义》对曹操的介绍并不友好,好游山玩水,打猎嬉戏,有权谋,多机变,其实与奸臣坏人也不是必然的联系,但曹操算计他叔叔这段却尽显出他的狡诈,也反映出他对长辈并不友好,之所以能举孝廉,估计是曹操走了门路得来的,或者是借着祖辈的庇护得来的,凸显出当时政治的腐败。
作者之所以开篇给了曹操这么一个人设,也是为了更突出刘备的正统地位和仁义。
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如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玄德孤幼,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叔父刘元起奇其言,曰:“此儿非常人也!”因见玄德家贫,常资给之。年十五岁,母使游学,尝师事郑玄、卢植,与公孙瓒等为友。及刘焉发榜招军时,玄德年已二十八岁矣。
刘备也不是好学上进的人,不过却也有大志向,也曾拜过名师,也有豪杰朋友,而且性格内敛,有城府,是个能干大事的人。与曹操不一样,刘备“事母至孝”,却没有被举为孝廉,可叹可悲。
第一回除了交待时代背景,重点围绕刘关张写了几个故事,先是桃花三结义,后是拉了一支队伍,四处助阵,显示了三人的威风,凸显了刘备的大哥风范,基本奠定了三人的主角地位,为全书定下了主线,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