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教案及教学反思,月光曲的教学反思及建议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9 21:27:45

月光曲教案及教学反思,月光曲的教学反思及建议(1)

月光曲教案及教学反思,月光曲的教学反思及建议(2)


设计意图

《月光曲》是单元主题为“艺术之旅”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文章融传说、美景、深情于一炉,体现了文字美。因此,在教学时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想象画面、情感朗读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复品悟语言,激发思维,唤醒深层次体验,在此基础上达到与作者、文本的情感共通。

教学目标

1.认识“谱、莱、茵”等8个生字,重点理解“幽静、清幽、恬静”3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语言文字,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感受画面动态之美,并尝试背诵第9自然段。

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乐曲的美妙,体会艺术的魅力。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篇章页引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第七单元,先来看篇章页,自己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

边读边想象画面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在这个单元我们要学会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感受艺术之美。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一首世界名曲——《月光曲》。

2.了解贝多芬。

《月光曲》是德国音乐大师贝多芬的代表作,我们已经预习过了,在你的印象中,贝多芬是怎样的?

补充出示贝多芬资料。

总结:贝多芬一生坎坷,却不向命运屈服,他曾这样说:“我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我该多么幸福啊!”

二、梳理文脉,走进故事

月光曲教案及教学反思,月光曲的教学反思及建议(3)

1.让我们一起走近贝多芬,走进这个动人的故事。

2.指名完成填空。

3.学生借助结构图简洁地概括主要内容。

4.检查生字词。

幽静 清幽 恬静

(1)读词语。

(2)放到句子里面你会怎么填呢?

一个( )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月光照进窗子来,屋子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 )。月光透过窗户,照在她那( )的脸上,这一刻是那么美好。

(3)你为什么这么填?

(4)出示汉语词典,自己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幽静形容环境寂静,清幽形容风景秀丽幽静,恬静形容人或生活安静。

(5)朗读。

三、聆听乐曲,感受美妙

1.贝多芬借着这清幽的月光,按下琴键,一首《月光曲》流淌而出。

2.聚焦第9自然段。

(1)兄妹俩深深陶醉,他们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画面。

(2)这一段话中哪一部分是皮鞋匠的联想呢?

(3)现在,我们好像也来到了茅草屋,站在兄妹俩身旁,一起聆听贝多芬的琴声,一起放飞思绪,来到海边。(出示第一个画面)

(4)自己读一读这句话,边读边想象画面。

(5)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6)读着读着,我仿佛听到了月光曲美妙的旋律。提炼:正是这轻柔舒缓的月光曲,让皮鞋匠的脑海中浮现出月亮初升,洒向海面的画面。

(7)同学们,刚才我们边读边想象,就从课文语言中读到了美丽的画面,听到了美妙的乐曲,那么,在皮鞋匠的联想中,还看到了哪些画面呢?每个画面背后的旋律又是怎么样的呢?接下来,请你也用上这样的方法,去读一读吧。

月光曲教案及教学反思,月光曲的教学反思及建议(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