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话就那么几个字放在那里,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解。
讲一下本人的理解,聊作补充,望有用。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出自出自《论语·里仁》: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对“君子”、“小人”论述颇多,这两句更像是给出了定义。有段时间,有人认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中的“小人”是指“小孩”,说是“英雄难过家庭美人关”的意思,为孔子歧视女性洗白。其实完全没有必要,生在那个时代,便是孔圣人,也无法逃脱大的社会观。这句话里的“小人”是指“下人”,而后来“小人”就用来通指道德低下,性格反复的人,与道德高尚,言而有信的“君子”相对。
“怀”是思的意思,那么我们大概能得出这一整句话的意思:
“君子思考的是德行,小人思考的私利;君子行事考虑的是规则,小人行事考虑的是如何占便宜。”
为什么把“土”解释为“私利”呢?有的大师解释为故土,故乡,土地,都可以。大抵上小人的心里就是把土地或故乡情结这些私人的东西当做所有的东西来考量,无非就是家长里短,而君子相对而言思考的更多的是道德和行为规范。解释成“私利”主要是和下句相呼应:“小人怀惠”。“惠”,恩惠,利益。
君子是以社会道德公义为准绳,是关注社会民生,并以此为言行的准则;而小人则只是考虑自己的事儿,是否影响个人生活,是否个人利益受损,而置社会公义于不顾。
而这种“乡土”的私利情节,发展到后面就是“乡愿”情节。“乡愿”就是为了利益或者关系,隐瞒真实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做一个只要对自己有利,没有原则,“啥都可以”的老好人。
鲁迅说:“人世间真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
不通世故,是对社会、人情不了解而一味我行我素,伤害别人而不自知,被伤害也不知道为什么;老于世故,是极力隐藏自己、两边不得罪、一切不负责的老好人。
这两种情况,都是一个人不成熟的表现。不通世故,会随着年岁的增长和人生的打磨圆滑起来,会变得懂事。但如果过于懂事,老于世故,那其实是另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为了自己的利益,是非不分,这种人对社会没有承担,对坏事不敢指责,但是又表现得无害,这就是已经无法教化的“乡愿之人”。而“君子怀德”,是以是非公义为标准作考量,自然区别于这些乡愿小人。
乡愿这种情节是孔子深恶痛绝的。
“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