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和君子,从来都是一对势不两立的冤家对头,在我们的认知观念里,我们都希望自己是君子,大概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是一个小人。
包括在我们的社交生活中,都愿意与君子为伍,谁都不希望身边有小人。然而,世上有太多“伪君子”,他们比显而易见的小人更可怕,所以有句话叫“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
那么,什么样的人是君子,什么样的人是小人?其实二者很难区分清楚,因为小人与君子并没有一个很清晰的界限。不过,孔子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只用了一句话,就说清楚了小人与君子的区别,他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贡问:老师,什么是君子?孔子用了三句话来解释,其中就有这句“周而不比,比而不周”。
什么是“周”?唐代大诗人韩愈曾说过: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意思就是过去的君子,他对自己要求严格而且全面,但是对待他人却很宽容。
所以“周”字,有周正、周全、周密之意。宋代大儒朱熹曾对“周而不比”做过这样的注释,他说“周”就是对所有人都普遍公正,一视同仁,不会厚此薄彼;那么“比”是什么呢?朱熹说“比”就是徇私偏袒。
也就是讲,君子和小人最大的区别,就是待人接物的方式不一样。君子对身边所有人,不管是好是坏,也不管和自己的亲疏远近如何,反正都一视同仁,他不会说我和你关系近就对你区别对待,也不会说那个人和我没什么交往,我就不搭理。
那么这种基于公正无私的社交态度,就叫“周”,而小人恰恰相反,他首先考虑的是利益,你对我有价值,我就和你亲近,而且臭味相投、彼此勾结;如果你比我强大,我就搞人身依附,当你和我有利益冲突的时候,就尔虞我诈,你死我活,有个词叫“朋比为奸”,所以“比”就是相互勾结,为了利益搞小圈子,结党营私!
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其实就是价值观的不同,君子有公正的独立人格,与任何人交往、都是用同一套价值观去衡量,即使有和自己亲近的人,也不会有任何利益勾结存在,他和所有人的交往,都没有任何的私心。
比如说君子对一个人好,那就是无条件的好,并不要求对方亲近自己支持自己;又比如帮助别人,但不求任何回报,也不会因为对方没有感恩于我而感到愤怒;再比如,君子遇到强者,不卑不亢,遇到弱者,也一视同仁,那么以上列举的种种,都是君子周而不比的体现。
那么判断一个小人就很简单,因为小人和君子正好相反,他们与人交往,都是基于自身功利的角度为出发点,所以孔子还有一句话,叫“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其实,“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也可以说成“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一个人只要有正确的处世价值观,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人格独立,这个人,就一定是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