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01 问政孔子鲁哀公十一年春(公元484年),孔子的弟子冉求帮助鲁国打了大胜仗,鲁国执政问他是如何学到这些打仗的本领,冉求说是孔子教导,所有在弟子冉求的帮助下,漂流在外十四年的孔子回到鲁国,这一年他已白发苍苍,六十八有余。
在回到鲁国之后,孔子潜心于教导弟子以及著书立说,当然他也放心不下他一生为之奋斗的复兴周礼的追求。所以在从事教育活动的同时也在为鲁国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鲁国君主鲁哀公向孔子问政(请问智慧的孔子啊,如何治理国家呀?),孔子对他说:“为政的关键在于选择大臣”,潜台词就是治理国家的关键是看你选了什么样的手下来组织行政事务、治理国家。
鲁哀公又问到:“怎样做才能让百姓服从我呀”,孔子对他说:“你应该提拔正直的人冷落邪恶的人,这样百姓就会服从,提拔邪恶的人而冷落正直的人,百姓当然会不服 。”意思就是你选的手下有很多小人,又怎么能让老百姓信服?
作为中国五千年历史上出现的能够和西方思想先贤相比肩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孔子的思想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很多人觉得《论语》不过是小学生课本上背诵的经典句子,殊不知,经典是需要经常钻研诵读的,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知!
02周而不比与比而不周“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两句话正是选自《论语》中的为政篇,而其中“周”和“比”两个字的意思已经和现代语文有很大的差距了 。朱熹曾经解释两个字的意思为:周,普遍也;比,偏党也。
现代文学家、美学家、《美的历程》作者李泽厚先生也解释过两个字的意思,他认为这句话可以翻译为:君子普遍地厚待身边的人们,而且从来不偏袒徇私,而小人经常偏袒徇私,对身边的人们非常刻薄!
余秋雨先生评价这句话的翻译所表现的感觉上,这样的翻译虽然比较准确,但是是不是看着读着都有些累,远不如孔老夫子的话言简意赅,而且便于传诵,不得不说,老祖宗的智慧相对于现在的无论是学者还是普通人还是高了很多层次的。
不管怎么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从今天来说,这句话都是在教导人们,引导想要真正修身养德做出一番事业的人们,如何成为一个君子,以及作为一个君子,如何来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