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阳台上那三盆秋菊开花了,我欣喜不已。这是我去年10月在网上买菊花,种下一个星期就开花了,刚好是重阳前一天,花开得特旺,直开到今年的清明后。
今年,这菊花也开得太晚了,冬天才开。重阳时,我就纳闷,为什么不开花了?枝上连个花苞都没有。对于种什么死什么的我养它们一年,也很难行了,想是今年不会开花了。
没想到,这花到11月就渐渐长花苞了。这几天终于开花了,让我喜出望外。
每到下午,太阳洒满阳台时,我会手捧一杯温茶,安静地坐在阳台上,赏着那盛开的菊花,发呆遐想。
望着这花,我感觉生活很闲适,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陶渊明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诗句是估计大家都很熟悉,是陶渊明的组诗《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诗。
今日,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经典之作。
饮酒·其五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写于公元417年,陶渊明回归田园生活的第12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从诗中看,他对生活、人生及职场感慨颇多,以饮酒来把自己的情感与情趣抒发出来。也许,这是陶渊明边品着菊花酒,边写下的感慨之作吧。
诗前四句写了陶渊明回归田园生活后的感觉,生活上过得闲适,精神上摆脱了世俗的烦恼。
陶渊明自从弃去了彭泽县令后,就彻底离开了官场,回归了田园生活。
他在自家的田里种菜、种菊花,过着躬耕生活。兴致来时,游玩山水;安静时,写诗作赋。如此生活可谓充满了诗意。他也觉得很知足,还乐在其中。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诗的开篇,陶渊明就说,自己虽然生活在世间,但没有世俗的交往来打扰。
人生在世,纷纷扰扰,没有任何车马喧嚣的烦恼?这样的人生境界也太高了吧,他是怎么做到的?
细细想想,谁年轻时没有点理想和抱负啊,包括陶渊明。年轻时,他不也是满腔建功立业的抱负,还几次出仕。他为何活出了如此高的境界呢?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很多人都很疑惑,问他为什么能如此,是怎么做到的?他是这样说的:“心远地自偏。”
只要心里把所有的烦恼抛开,把内心的束缚放下,即使身处喧嚣纷繁的环境之中,也如同生活在宁静的地方。
所谓“心远”,就是远离官场,视金钱、名利、权贵如浮云,进一步来讲,就是活得脱俗、远离世俗。
几次出仕,他看透了官场的险恶与黑暗,也认清了自己的处境。既然如此,不如洁身自爱,和黑暗世道划清界限。
他既不羡慕什么名利,而是更向往人间的清闲生活。于是,他辞官离开了喧嚣复杂的官场,回归田园,日子过得简单朴素。
诗的后六句作者描写了傍晚的南山美景,从中获得的人生乐趣,表现了他热爱田园生活和高洁品格。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很喜欢这样闲适的生活,与大自然为伴,心中没有烦恼,特别宁静。
闲时,他在东篱下采摘菊花。悠然间,他抬起头来,那远处的南山直接映入眼帘。
从“采菊”这一个动作可以看出,他对自然充满了热爱。一个“悠然”写出了他的恬淡闲适、知足的心境。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傍晚,夕阳映照南山,景色真的好美。
山中雾气若有若无,缭绕在山峰之际;成群的飞鸟,结伴而飞,回归山林。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这两句不单是写景,还抒情悟理,隐含了寄托了作者要回归山林的情意。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时,他依然站在东篱边,遥望那南山。
在这美好的大自然景色之中,他领悟突然到了人生的真谛。
原来,闲适的田园生活就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其中的人生乐趣,只能自己品味,却难以言传,也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全诗语言自然流畅,读来特别亲切,富有理趣。写景抒情,还大谈人生,可谓情味深长。
从字里行间,我们深深体会到陶渊明对田园生活与大自然充满了热爱。
他在南山下领悟到人生的意义,日子过得恬淡闲适,虽然并不富裕,但胜在简单清静、与人世无争。这样的生活也是他所向往的。
人活一辈子,名利权贵都是浮云。后来,还不是要回归到平淡之中。什么都是一场虚。其实,人生过得恬淡闲适,并非不是好事啊!因为简单就是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