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婚书上曾有这样一句话“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喜结良缘是爱情最美好的归宿,“一生一世一双人”,是爱情中男女的共同心声。民国时期的风流名士们譬如胡适与自己的结发妻子相依相伴直至终老,林徽因与梁思成夫妻携手走过祖国的大江南北,只为守护那些古老的文物,还有叶圣陶与胡墨林润物无声,相濡以沫的倾心陪伴,无一不在诠释着爱情最美好的样子。
那么叶圣陶作为我国最著名的教育家和作家,他的妻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与他的妻子之间又有哪些令人感动的事迹?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叶圣陶那绝美的爱情中,再次去感受那份久违的温情!
一.缘分来临,皆为天定1894年出生的叶圣陶,家境贫寒,但从小立志好学,在1907年时考入了草桥中学,在校期间的他总是比别人刻苦努力,所以毕业后他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虽然小学老师薪资微薄,但叶圣陶却乐此不疲,在教师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他从不敢奢想成家立业的事,然而缘分来了,有情人总会相遇。
1912年的2月,初春时分,乍暖还寒,叶圣陶和同学一起去参加朋友的婚礼。作为同学们中最有才气的他,自然被推举出来为一对新人写点东西表示祝贺。正巧顾颉刚刚刚写好了一副长联,叶圣陶附和他的长联作了一首《贺新郎》。两人的作品被挂在一对新人的房间内,这表示祝贺的作品中充溢的才气让围观的人都啧啧称赞。
在众多参加婚宴的宾客中,有一位特立独行的女性看着墙上的作品,她陷入了沉思。恰好叶圣陶的同学王伯祥坐在了这位女性的旁边,于是她悄悄向王伯祥打听,“刚刚那两位青年是否已有家室?”听到这话的王伯祥愣住了,这位特立独行的女性不是别人,正是在当时颇负盛名的胡铮子。
王伯祥猜不透胡铮子的意图,只能据实以告,顾颉刚已有婚约,叶圣陶还是单身。听到这话的胡铮子瞬间想到了自己的外甥女,胡墨林。她想为从小就失去父母的侄女寻一门靠谱的亲事,于是她开始向别人打听叶圣陶的情况,通过多番打听后知道,叶圣陶为人和善,工作上进,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家境贫寒,但这些外在的东西从来都不被胡铮子看在眼里。
就这样,胡铮子找到了王伯祥,请他去叶圣陶的家里去说亲。接到这项任务的王伯祥打心底里为自己的好友高兴,马不停蹄地来到了叶圣陶的家里,和叶父叶母说起了这门亲事。朴实的叶父叶母一直在为儿子的婚事操心,可是他们也知道自己家里条件不好,从不敢有什么奢望。王伯祥带来的这个消息一时间让老两口都有些茫然,等他将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说清楚后,叶父叶母欣喜异常。
但是时代不同了,叶父叶母还是问了叶圣陶的意见,彼时的叶圣陶正忙于文学创作,无暇顾及其他,只听说有女子不嫌弃自己的家境,便也欣然同意了这门婚事。在那个年代,未婚男女是不能见面的,双方只好交换了彼此的照片。
照片中的叶圣陶身着长衫,头发蓬乱,看起来有些不修边幅,而照片中的胡墨林样貌也不显得精致,相反,不合身的短褂和裙子让她看上去有些矮还有些胖。
叶圣陶和胡墨林两人拿到照片后,并没有因为照片上对方的长相和衣着不得体而对这门亲事有异议。就这样双方的亲属帮着这对年轻人将婚事定了下来。